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和分享心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微信作为中国最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它将熟人社交与自媒体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微信交往日益成为网络时代人们采取的主要交往方式。微信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在网络的世界里逐渐失去自我,渐渐失去主体的可控性。于是主体沉迷于网络并产生许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问题。本文就以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微信交往中所产生的主体性迷失问题。主体性是近代西方哲学中争论不休的重点问题。主体性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实体到主体再到主体间性的过程。在微信平台的虚拟交往过程中,人们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彰显。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和当面交流的拘束感,尽情的发挥无边的想象力。同时,这种区别于现实交往的交往方式也弱化了人们对自己语言、行为的约束。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淡漠使得人们对于微信的依赖越发的严重。我们在面对网络社交消极的一面的时候不应该消极躲避,应该积极的分析其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需要知道微信作为一个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在很多社交领域、文化传播领域和经济领域已经变的无可取代。真正需要改变的则是我们自身在使用这一工具时的态度。本篇论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绪论:绪论介绍了选题提出的时代背景,研究的主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还有论文的主要框架,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并且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微信产生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当代。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是当下最流行的通讯工具。微信交往实践中体现的特征也正是现实交往与虚拟交往的主要区别。微信交往具有快捷性、超时空性、私密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正是由于拥有这些特征,才造成了人类在微信交往时所展现出的不同于现实交往的一面。第二章:主要从历史顺序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哲学家、学者对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比如笛卡尔、康德、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于主体性的阐释。随着主体性的发展,它的弊端也渐渐出现,主体性渐渐有向主体间性发展的趋势。第三章:分析微信交往对主体性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这些积极影响的表现是增强了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迷失的表现则从主体自我认同的缺乏、主体认知能力的弱化、主体人际关系的疏离和社会道德失范这四个角度进行论证。第四章:从主体自身的和外界环境影响的角度对主体性迷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主体性在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存在,它可以通过自我的约束自律,能动性的使走出主体异化的困境就必须用正确的态度使用微信,克制对微信的依赖,做到主体的自觉自律。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人们才能更好地将微信为我们所用,人类才不至于沦为工具的奴隶用任何有利于主体的工具,同样也不会沉迷于其中。主要在于使用微信这种交流工具的人能否发扬主体性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总之,人类想要。互联网并不是魔鬼,人也不是天生就由任由欲望摆布的生物。在网络社交中我们要发扬对主体有利的因素,消除对主体不利的因素。理性的利用科学技术才不会造成主体异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