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膜蒸馏过程模拟及通量强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蒸馏属于一种采用非选择渗透膜的热渗透蒸发法,其优点是:能在常压和较低温度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利用太阳能、地热、温泉、工厂余热等廉价能源;因为只有水蒸气能透过膜孔,所以蒸馏液十分纯净,可望成为大规模、低成本制造超纯水的有效手段;膜蒸馏也是唯一能从溶液中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的膜过程。此外,膜组件很容易设计成潜热回收形式,并具有以高效的小型组件构成大规模生产体系的灵活性。进行膜蒸馏的研究对海水淡化、高浓盐水处理、物料浓缩、废水回收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流体经过所设计的分布器后进入膜组件均匀分布的基础上,采用通用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错流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计算模型,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减压膜蒸馏过程中的传热与传质的耦合过程,计算膜通量与实验所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能比较正确客观的反映实际减压膜蒸馏过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探讨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组件内部的温度分布、流场分布、传热效果和温度极化效应,为优化操作条件提供指导意义。在系统分析壳程流体特征外,还根据实验膜通量计算出蒸气渗透进入管程的平均速度,以此建立蒸气在管程纤维腔内的流动扩散模型。比较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所获得膜通量所对应的管程蒸气的压力分布和流速情况,据此提出强化传质与蒸气流动扩散的措施。此外,还根据实验中观察到在高流速下弹性纤维的振动从而以振动为切入点,分析纤维振动时对纤维外表面附近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合场协同理论探讨振动后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协同性的变化情况及对边界层内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对通过以强化对流传热效果来达到强化膜通量的目的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化工装置的核心是通过加入各种化学品原料,经过不同的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一系列的单元操作,如过滤、洗涤、提纯等,得到企业最终想要的产品,在整个过程中,一般都存在高温高压
膜蒸馏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过程,具有分离能力强、能耗低、资本投入少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领域。虽然膜蒸馏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其成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大学附属医院不仅承担着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的教学任务,还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连续性,有利于医学生尽快具备医学职业
多孔膜内气体渗透理论的研究开始于对平均孔径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研究,当孔径远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时为粘性流,而膜平均孔径远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时为努森流。对
由于吸收膜蒸馏系统的进料液和吸收液的温度非常接近甚至相同,其传热过程无相变热损失,有可能实现能耗较低的膜蒸馏过程,本文尝试开展吸收膜蒸馏法海水淡化研究。首先分别以
平销返利是商品购销活动经常发生的商业行为,不同形式的平销返利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对不同形式下平销返利行为进行纳税分析,寻找降低税收负担的规律和路径。
文章通过一次优质课磨课经历,探讨了基于学生思维培养的语用思维、直观思维、合作思维的英语教学活动。结合笔者的三次试教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从关注学生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