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史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古时有移植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语言文字的诸多要素留存于日语中。但日本的中国语教育究竟是如何发生、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鲜为人知。目前,中日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于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史,古代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则处于空白。笔者将从古籍中找寻线索,探寻古代日本中国语教学的发展变化。考古成果与历史资料都说明从7000年前开始就可能有少数中国大陆居民进入日本列岛。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的居民因战争、苛政大量地涌入日本列岛,使日本社会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同民族的人杂居时,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文化输入造成的,其间必然伴有语言的传播。公元5世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语教学出现于日本的宫廷之中,服务于汉学教育,开启了中国语附属于汉学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中国语教育走进大学寮,中国语教学虽附属于汉学教育,却也有自身的发展空间,汉字、阅读、语音、写作教学无一偏废。随着十世纪的到来,中日往来高潮退去,日本假名系统成熟,中国语语音教学废弛,日语训读汉字的历史开始。十二世纪末大学寮废止,其后的四个世纪,中国语教学在社会上以多种途径进行。寺院教育给予平民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足利学校是培养汉学教师的基地;五山禅僧也是中国语教学的重要力量。这时的中国语教学渐渐普及,但在教学内容上却只限于汉字教学及以阅读经籍为主的汉学教育了。17世纪始,中国语教育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附属于汉学的传统中国语教育;一是专门的中国语教学,即唐话教学。唐通事的出现使中国语教学从汉学中独立出来,在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样态。古代日本中国语教学的发展是因时代的不同需要而蜿蜒变化的。我国目前对外汉语事业、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应密切关注世界形势变化,学习者需要的变化以及时调整战略,使汉语教学事业顺利发展。
其他文献
高等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在中学解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为例,讨论此定理在中学不等式、证明根的存在性和函数中求最值等方面的应用。以期帮助高中学生提升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平衡式套筒调节阀的设计原理,提供了阀芯壁厚和阀门推力的计算公式,并把它与直通单座调节阀以及传统套筒调节阀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目的 对我国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进行测算,以期为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多个渠道收集数据,利用宏观仿真需求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对我国失能老人数量、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51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
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审计收费为视角,实证地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控制权安排对
对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野生芦苇 (Phragmitesaustralis)生物量的调查基础上 ,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由于环境因子的影
研究背景及目的:对于瘢痕疙瘩来说,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综合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一般认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属于非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类似,虽然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世界的人们相互加深了解,交流和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商务上的沟通也越来越多。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来说,如何使自己国家的人民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同时学会使
汉语最典型而使用频率特高的否定词是“不”和“没”,与越南语的否定词“khong”和“chua”基本对应,“不”对应于“khong”,“没”对应于“chua”。但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