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翻译活动与翻译理论探微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长期以来,不论是文学界还是翻译界,对鲁迅的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探讨、研究均滞后于对鲁迅文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鲁迅来说,伴随他一生的翻译对他的意义是非凡的,翻译对他思想的形成,对他今后创作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本文将以鲁迅翻译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并简要陈述了这一研究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本论文所使用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鲁迅的翻译活动进行概述性研究。本文所论述的鲁迅翻译活动,不仅包括鲁迅个人的翻译实践,也包括鲁迅为翻译事业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鲁迅创办翻译杂志,组织大规模的翻译计划,公开讨论翻译的相关问题等。论文将鲁迅一生的翻译活动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日本留学时期)、中期(五四前后至1927年)和后期(最后十年),结合各个时期鲁迅翻译活动的特点,对翻译活动进行概述。第三章:对鲁迅的翻译作品进行分析研究。鲁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数字达300万字。所译作品具有鲜明的选择性,或是合中国“时宜”或是于读者“有益”,所以鲁迅的翻译作品集中为对苏俄、日本、东北欧等国家文学的译介。第四章:对鲁迅的翻译理论进行梳理。鲁迅虽然没有翻译理论方面的专著,但是他在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几乎每一部(篇)译著里都有他撰写的关于翻译问题的文字,或是“序言”,或是“附记”,这些分散的关于翻译问题的文字涉及到了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批评、重译和复译等诸多重要方面,构成了鲁迅的翻译理论,在梳理分析鲁迅翻译理论时,也将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将鲁迅的译论与他人的译论作比较,并凸显鲁迅翻译理论的特点。第五章:结语。总结了鲁迅翻译的贡献和意义,以及鲁迅翻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并展望了鲁迅翻译研究的前景。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钱钟书先生更多的以学者的身份出现在现当代学术界,但真正使他名扬海外的却是他的长篇小说《围城》。毫无疑问,奠定钱钟书在文学史上大师级地位的《围城》,以其令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