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成熟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每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推进总提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分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的良策和根本。从长远看,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实现,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镇转移。 目前江西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将非常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揭示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宏观约束以及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微观意愿的因素,为推进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本文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在总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地域、素质等特征以及江西省的就业结构,从而得出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的结论,继而分析了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宏观环境约束,在此基础上,一般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决策模式,系统论述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途径,提出了促进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本文对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地域分布、文化素质结构、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江西劳动力就业结构,并与全国及沿海发达省份进了比较,得出了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宏大、文化素质较低、地域分布不均衡的基本特征,以及江西就业结构落后于全国及沿海发达省份的基本状况;在分析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宏观环境约束时,本文首先研究了江西省工业化、城市化现状,指出江西省工业化、城市化落后制约了本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随后,本文还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两大制度障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此外,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选择意愿时,一般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决策模式,指出收入预期、家庭状况、就业背景、基础设施、信息渠道、企业状况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意愿的主要因素,而转入地的较高收入预期、便利的城市生活、发达的城市教育以及城市中选择生活伴侣范围面广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