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理监测的低功耗SAR ADC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传感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健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穿戴、可植入设备在生理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热点,使得用户可以摆脱固定地点、时间的束缚,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监测。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因模拟组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非常适合生理信号的采集,所以在医疗保健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SAR ADC的采样频率普遍较高,不适合于低频率的生理电信号,而且在比较过程中开关切换所产生的功耗通常很大,会影响整个芯片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生理电信号采集的12位、100 kS/s的全差分开关电容式SAR ADC,整个电路的关键模块由采样保持电路、差分电容阵列、比较器和逐次逼近控制电路构成。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了低采样频率和低功耗的生理信号监测领域的采样需求,决定采用SAR ADC作为生理电信号采样的ADC类型,并根据指标和需求提出了降低SAR ADC功耗的方法。(2)针对数模转换器(DAC)电容阵列在前三次比较开关切换过程中产生较高功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位拆分低位补偿的差分DAC电容阵列,利用高位拆分电容与次高位电容值大小相同这一特性,在比较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开关切换所消耗的能量。同时,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改变最后一次比较过程中末尾冗余电容的大小,从而可以在最后一次比较过程中不引入新的参考基准源。(3)针对高位补偿低位拆分的电容阵列,基于单调型开关策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上极板采样开关策略,解决了前三次转换过程中开关切换功耗较大的问题。进一步,结合提出的高位拆分低位补偿电容阵列,在不引入新的参考基准源的情况下,实现了比较器两端电压的逐次逼近,显著地降低了采样过程中开关切换所产生的功耗,有效地减小了电容的数量和芯片的面积。仿真结果表明,与单调型开关策略相比,平均开关切换能耗降低了95.93%,电容面积减少了50%。(4)针对在上极板单边采样过程中会出现共模电压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共模电压校正电路,使SAR ADC在比较过程中共模电压始终保持在Vref/2附近,解决了由于共模电压漂移而引起的SAR ADC线性度失真问题。进一步,采样电路采用栅压自举开关,避免了输入电压变化引起的开关导通电阻的变化,从而消除了在采样过程引起的非线性变化。(5)基于上述方法和SMIC 65 nm CMOS工艺,实现了一款12位、100 kS/s全差分开关电容式SAR ADC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开关策略比单调型开关策略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了78.3%,在100 kS/s采样速度下,信噪失真比(SNDR)为62.55 dB,有效位数(ENOB)为10.1,功耗为20.18μW,较好地实现了面积和功耗的优化,可满足生理监测领域的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从扬尘与废气、固体废弃物、污废水、噪声四个方面分析了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绿色施工环境的公路施工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合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人们对高等级路面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科技进步下,我国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是相当频繁的,其中不
植物抗旱性是通过抗旱鉴定指标来体现的,在加速抗旱鉴定和抗旱育种进程中,简单、可靠、快速的鉴定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某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设计过程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BIM模型的建立、设计图纸校审及复核、设计方案展示与数字化交付。通过分析可知,在桥梁设计中
阿尔泰语系下语言的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两百多年,而有关朝鲜语语系的归属研究却只有从论文到文献的理论积累,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十分匮乏。在梳理有关朝鲜语归属国内外研究动
为确定佛山供电局110kV良容线电缆终端主绝缘击穿的原因,对该电缆终端头进行解剖和材料切片检查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施工不当造成电缆绝缘屏蔽层受损,引发电场畸变严重,是引起事
<正> 从我国浙江平阳山区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平阳链霉菌,其产生的抗肿瘤物质为多组分的复合物,原称为争光霉素,它的各种组分具有共同的主核(糖肽),彼此间的差别在于侧链(末端胺)不
当前,国内经济增长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显著的突破,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民生项目,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格外重要。施工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