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与广西的平原喀斯特和贵州的高原喀斯特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地貌成“一山两槽一岭”特征,即碳酸盐岩出露区溶蚀成槽谷,非碳酸盐岩区溶蚀弱,形成山岭。重庆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地质、地貌和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其生态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地表缺水,干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层瘠薄,灰岩裸露,石漠化严重;植被稀少,而且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治理工作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吸收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科学治理途径任务紧迫,有必要进行重庆市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方面的攻关研究。其治理技术和经验不仅对解决重庆市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川东、黔东北、川南和湘鄂西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本研究的天气数据采用当地气象站2008年实测降雨数据,并结合2002-2007年南川区气象局降雨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微型径流小区对重庆市南川区本渡河流域进行了野外自然降雨观测,观测期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长达一年的暴雨观测中,研究了林地、5°坡耕地、坡改梯地和10°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了降雨因子、植被因子、地形因子和人为因子对该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对研究区2002-2008年七年的降雨分析表明:降雨量100mm<P<200mm的有5月、6月、7月和8月,占总降雨量的58.2%,即研究区降雨量主要分布在5-8月,这一段时间也是该区域的汛期。从降雨次数来看,七年均以次降雨量P<25mm的降雨为主(占总降雨次数的75.8%)。综合七年三个雨量级数据分析,P<25的降雨量占37.5%、25<P<50的降雨量占25.9%、P>50的降雨量占36.6%。所以研究区主要以次降雨量P>50mm和次降雨量<25mm的降雨为主。降雨历时t<12h的降雨次数占总次数的43.4%,大于12~24h和24h的27.6%和29.1%。降雨量t<12h、12~24h和24h分别为36.5%、30.4%和33.1%,t<12h最大,24h降雨量次之。故主要以历时t<12h的降雨次数最多,降雨量则以t<12h和t>24h为主要来源。按平均降雨强度量级分,2002-2008年研究区主要以降雨强度I<5mm/h的降雨为主,分别占当年总降雨次数的86.7%、87.0%、89.8%、87.1%、91.4%、92.6%和88.9%,七年平均为88.9%;按I30量级分,2002-2008年以I30<10mm/h的降雨次数最多,分别占当年总降雨次数的70.7%、70.4%、76.3%、72.6%、74.1%、68.5%和79.4%,七年平均为73.2%;降雨次数以大雨和暴雨为主;同时降雨量大雨为41.1%、暴雨为28.4%、大暴雨为19.7、特大暴雨为10.7%;在降雨特征值之间,除侵蚀性降雨量P与最大30分钟雨强(I30)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特征值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本研究对微型径流小区径流进行了分析。在相同降雨条件下,4种地类的径流量、径流深和径流系数均呈明显的趋势,即林地<坡改梯地<5°坡耕地<10°坡耕地,由此表明,耕地坡度增大,径流量随之增大。同时坡耕地与坡改梯地径流量相近,并与林地径流差异明显,以林地径流最小。试验观测中,由于农作物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增加,对降雨拦蓄作用加强,起到了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农业耕作对土壤的翻耕、踩压和施肥等会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的水土保持作用,增大了农耕地水土流失。研究表明:耕地侵蚀性降雨量与径流量表现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产生径流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要有足够量的降雨量且达到能够侵蚀土壤的强度。降雨侵蚀力R30就是反映I30和降雨量的综合指标,与径流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能更准确、合理的预测径流量。3对微型径流小区泥沙流失量的分析表明:相同降雨条件下,泥沙流失量大小顺序为:林地<坡改梯地<5°坡耕地<10°坡耕地,在大雨量时泥沙量呈梯级增大趋势;小雨量时,10°坡耕地产流产沙明显,坡改梯地或未见产流产沙,表明坡度越大产流产沙过程提前。坡耕地侵蚀过程包括降雨溅击和径流冲刷引起的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沉积3大过程。农业作物能拦蓄雨水,改变径流减少泥沙,同时也减小雨滴溅蚀,改变降雨形态降低了土壤侵蚀量。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泥沙流失量的主要因素是侵蚀性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和径流量(RD),三者与泥沙流失量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径流量、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径流是泥沙流失的载体,对泥沙流失量的影响最大,同时,泥沙流失量还受降雨因子的综合影响。降雨直接影响径流的产生,而降雨侵蚀力反映的是侵蚀性降雨量和泥沙流失量的综合作用。本研究中,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除林地外,其他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性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和径流量均与泥沙流失量表现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4对微型径流小区的土壤含水量的分析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5°坡耕地>坡改梯地>10°坡耕地>林地。5°坡耕地、10°坡耕地、坡改梯地土壤含水量相近,并与林地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同时,随降雨量增大,土壤含水量有小幅增加的趋势。林地土壤含水量偏小,是由于该区林地土壤板结、土壤持水量小、渗透性差。农耕地土壤含水量偏高,其原因应该是种植了农作物的耕地,由于耕作和作物的影响,土壤孔隙度增加,使得土质变得疏松多孔,增强和保持降水对土壤的渗透性能和蓄水能力,并使降水进入土壤中的范围更加深广,同时由于该区林地土壤板结、土壤持水量小、渗透性差,林地土壤含水量偏低,使得耕地土壤含水量相对更高。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各地类土壤蓄水量也随之增加,说明研究区产流方式主要是蓄满产流,即在土壤蓄水量达饱和后才会产生径流。当然在暴雨和大暴雨的情况下,雨水来不及渗入土壤就产生径流,就会以超渗产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