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址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鉴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文化遗址植物景观与生态环境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条件,能为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古老文化逐渐被人类遗忘,遗址的植物景观与生态的修复问题亟待解决。为有效保护河姆渡遗址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并进行生态修复,文中在对河姆渡遗址相关材料的总结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展开古植物、古生态环境的具体分析,重点对河姆渡遗址及其周边的现状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修复理论与模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古植物与古生态环境研究。河姆渡遗址种子植物共有48科63属,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物种所占比例达到61.9%。河姆渡的农业发展较早、水平较高,稻作文化是河姆渡的最大特色,人工栽植水稻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远古时代,宁绍平原地区气候多变,河姆渡先人在经历了海侵与海退,辗转几个地区之后,最终才定居于河姆渡地区。7000多年前,河姆渡与如今的亚热带南部,两广地区气候相近,年平均气温约为22.5℃。(2)河姆渡遗址及其周边植物景观的现状分析。本次调查涉及植物共计61科109属143种。河姆渡遗址展览区植物的选材与布置上过于城市化,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经济效益有所欠缺。周边山体植物多样指数较低,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阔叶树树种较多,植物群落易受虫害影响、防火能力较差,群落稳定性略有不足。附近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草本植物种类丰富,但入侵性杂草较多,乔灌层植物较少,景观效果不够理想。(3)河姆渡遗址生态修复理论及模式研究。通过总结生态修复相关的理论提出河姆渡遗址生态修复应遵循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文化修复理论,坚持原真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与乡土性原则。根据河姆渡遗址的历史文化与湿地植物景观特色,推荐了102种植物,并提出了4种生态修复模式。其中,乡土型适用于展览区、山体;自然型适用于山体、湿地;人文型主要适用于展览区;经济型适用于展览区、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