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以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婴儿的高危因素及治疗预后,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CMPA婴儿的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以帮助家长提前规避高危因素降低患病率及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最佳诊治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从以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19例中,对接受随访,并确诊CMPA的45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将同期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无任何过敏症状的47例健康体检婴儿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及对照组进行CMPA患儿随访表信息采集,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血常规和生长发育等,用焦虑调查表对母亲调研评判焦虑程度,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得出CMPA的高危因素,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将对照组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比较出现皮肤伴随症状、便血出现的时间以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的差异。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病例组分为母亲饮食回避组和添加特殊配方奶粉组,比较便血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预后。应用Excel和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般情况: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CMPA婴儿最小发病年龄10天,最大年龄6月;88.9%的患儿母亲存在焦虑症状,其中中-重度焦虑者占出现焦虑症状者的72.5%。病例组误诊率为28.9%,误诊病例中抗生素误用率8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MPA的高危因素有:有家族过敏史(以无家族过敏史为对照,OR=8.128,95%CI:2.658~24.849)、剖宫产(以顺产为对照,OR=5.925,95%CI:1.648~21.304)、生后3天内使用配方奶(以生后3天内未使用配方奶为对照,OR=10.734,95%CI:2.193~52.528)、孕期体重增长(OR=1.166,95%CI:1.021~1.322)。病例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均升高的婴儿占84.4%,部分婴儿(50.0%)进行了第二次血常规化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降至正常。将病例组根据不同喂养方式分组,纯母乳喂养组出现便血的时间明显晚于非纯母乳喂养组(Z=-2.589,P<0.05)。将病例组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组,添加特殊配方奶粉组的CMPA症状较母亲饮食回避组更快缓解(Z=-2.453,P<0.05)。所有CMPA婴儿体格生长发育、社会生活能力评定随访期间内结果均为正常。[结论]婴儿CMPA可以新生儿期发病;纯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婴儿过敏的发生;近90%的母亲中有70%的有中-重度焦虑症状。婴儿过敏的高危因素是有家族过敏史、剖宫产、生后3天内使用配方奶、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临床疑似CMPA婴儿的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比升高,可辅助诊断CMPA。特殊配方奶粉的应用及母亲饮食的改变对患儿便血症状的改善有明显疗效;本研究的CMPA婴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社会生活能力评定随访期间内结果均为正常,此结果仍需扩大病例数和对重症病例的深入研究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病原体情况,为早期识别及干预治疗晚发型败血症提供指导。[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分为两组:LOS组和对照组。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女性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度的影响,得出POP的相关危险因素与POP-Q(Ⅰ-Ⅱ度)和POP-Q(Ⅲ-Ⅳ 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妇科住院的POP患者398例,所有患者查体时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泌尿妇科医生使用盆腔脏器脱垂量化
[目的]1、探索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是否一致,并鉴定细胞类型是否为所需细胞。2、观察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后阴道上皮细胞损伤情况。3、研究不同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对阴道上皮细胞表达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4、比较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表达NLRP3炎性小体及其诱导分泌的细胞因子趋势是否一致。[方法]1、获取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后,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使用DispaseⅡ酶及胰酶分步消
[目的]探讨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ART)助孕过程中高龄不同反应人群中添加重组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对外周血及卵泡液中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ART结局的影响及探讨IGF-1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结局之间的关系。为高龄妇女助孕过程中
[目 的]免疫调控紊乱是新生儿HIBD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脑内多种细胞,如Ns、AGs、OLs和MGs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参与由HIBD引起的神经炎症反应,但机制不清。宿主防御肽Cathelicidins是最重要的天然宿主防御肽之一,CRAMP则为小鼠体内表达的唯一 Cathelicidins宿主防御肽家族成员,具有免疫调控和维持免疫稳态的功能。目前的研究表明,它通过与核酸结合参与人体多种疾病的炎症
[目的]阴道微生态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一般不致病。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增多、免疫降低等导致阴道菌群紊乱,从而引发生殖道感染的出现。孕期生殖道感染将会引起各种炎症,容易引起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等,增加母儿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得以应用。本课题拟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阐明妊娠期阴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从而对孕期阴道微生态异
[目 的]通过检测产妇产前、产后出血时及产后的凝血、纤溶标志物指标结合常规凝血指标以探究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规律。[方 法]纳入2019年08月~2020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剖宫产500mL≤产时出血量≤1000mL的产妇60例进行不同时间点凝血功能比较,纳入其中20例产妇进行不同时间点纤溶指标比较。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妊娠期体重
[目 的]早产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是引起围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但因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对先兆早产治疗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开展早产预测降低早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至关重要。虽然早产预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子宫颈超声检测最为客观且简便易行,所以超声测量子宫颈形态参数已普遍应用于早产预测中。人类属于直立行走动物,本研究将瓦氏动作应用于子宫颈超声检查过程中,模拟直立位或随孕期增加的子宫颈状态,以评估瓦氏状态在
[目 的]通过床旁超声测量新生儿下腔静脉相关参数,探讨其在新生儿体循环容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 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休克分为休克组及非休克组,考虑呼气末正压通气(P EEP)对循环容量的影响,进一步将两组分为PEEP组和非PEEP组,分别于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超声测量下腔静脉最大直径(IVCDmax)、下腔静脉最小直径(
[目的]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因子caspase-1、IL-1β与IL-18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探讨细胞焦亡与子宫内膜息肉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探查术+诊刮术的患者60例,将术后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包括术后病检确诊为增生期子宫内膜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