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左右半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与联合不同靶向药物、不同化疗方案,单/多器官转移、年龄的相关性,以及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疹、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经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9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方案组61例(其中西妥昔单抗组34例,贝伐珠单抗组27例),单纯化疗组58例。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疗效,统计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根据CTCAE 4.0毒性分级标准评定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将其按照联合不同靶向药物、不同化疗方案,转移器官数目、年龄,以分析不同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ORR分别为37.10%和11.80%,DCR分别为91.40%和85.30%,中位PFS分别为9.517月vs 7.065月,除DCR外,ORR和中位PFS均提高。(2)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右半结肠癌,ORR、DCR、中位PFS均无统计学意义。2.(1)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ORR(50.00%和11.80%)、中位PFS(8.144月vs 5.276月)均提高,DCR未见统计学差异;但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未见ORR、DCR、PFS的提高。(2)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中,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DCR(100.00%和70.80%)、中位pfs(14.236月和7.904月)均提高,orr未见统计学差异;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未见orr、dcr、pfs的提高。3.(1)靶向药物联合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对比单纯化疗组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的orr(50.00%和12.50%)和pfs(8.501月和5.641月)明显提高,dcr无统计学差异;但以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orr、dcr、pfs未见提高。(2)在右半结肠癌中,2种化疗方案均未见orr、dcr和中位pfs的提高。4.(1)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单器官转移的左半结肠癌患者,能够提高orr(分别为53.30%和18.19%),但不能提高dcr和pfs;在治疗多器官转移时orr、dcr、中位pfs均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时,器官转移数目不同,orr、dcr、中位pfs均无统计学差异。5.(1)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大于等于65岁的左半结肠癌患者,能够提高orr(分别为54.55%和7.14%),但不能提高dcr和pfs;但在治疗年龄小于65岁左半结肠癌时orr、dcr、pfs均无提高。(2)治疗不同年龄阶段的右半结肠癌,orr、dcr、中位pfs均无提高。6.靶向药物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bmi指数、基线cea值和血红蛋白水平均影响中位pfs;而在治疗右半结肠癌时,基线ca199和血红蛋白水平影响中位pfs。7.靶向药物组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均无统计学意义;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发生皮疹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和联合贝伐组,但耐受性可;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但耐受性可。结论:1.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疗效更优,可提高近期疗效;但在治疗右半结肠癌时疗效相近。2.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提高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一线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3.化疗方案以奥沙利铂为主时,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可提高一线治疗左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但以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时疗效相当;在右半结肠癌中,2种化疗方案均疗效相当。4.转移器官个数、年龄与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无相关性。5.BMI指数、CEA和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作为一线靶向药物治疗左半结肠癌的中位PFS预测指标;CA199和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作为一线靶向药物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中位PFS预测指标。6.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左右半结肠癌对比,不良反应未增加,且耐受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