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过渡期我国工业关税结构调整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税作为一种贸易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讲,入世是一个大背景,自从加入世贸组织的那刻起,中国的关税政策就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本文基于各种关税理论,并主要运用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对“前过渡期”我国工业部门关税设置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规律和不足,并据此为“后过渡期”进一步调整工业部门关税结构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各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简要阐释各种关税理论,即对关税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的解释。其中重点介绍了位于前沿位置的内生关税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以此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以历史为线索回顾了我国在入世之前的关税设置情况,并且对这个时期的政策按阶段进行了的划分。工业部门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其关税设置情况从水平和结构两个角度得到了详细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本章对前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与归纳,读者可以发掘本文观点与之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第三章使用大量的数据展示了前过渡期我国工业部门关税设置的全景。笔者发现我国的关税政策虽然基本上继承了90年代自由化的风格与趋势,但却隐藏着一些微妙的改变,特别是2004年存在着“虚低实高”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个现象,笔者随后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了政府在这个阶段关税设置的真实动机——以劳动生产率为标准选择扶持对象。 第四章在评估后过渡期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之后,笔者综合前文的分析,确立了此阶段关税政策从自由化向职能型转变的定位,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为关税结构设置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2005年进出口总额高达14221.2亿美元。在总量不断扩大的背后,进出口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尽管如此,我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我国的对外贸易仍
人口老龄化引发了社会保障资金短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采用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但是,我国一直以来是以征收社会保障费的方式来
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它是我国互联互通政策的第一步,也是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举措和政策。政策分为两部分,其中“沪股通”是指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沪股通标的的上海证交所股票来投资A股市场;而“港股通”是指内地A股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港股通标的股票来投资港股市场,如今港股正处于慢牛行情,沪港通政策有利于内地资金南下流入港股,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沪港通政策实施后,从一定程
如何让企业稳步的发展以及获得超速增长,如何让企业获得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如何使企业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创业者以及风险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来,无论是从主流媒体到网络媒体,还是从创业的精英到风险投资家,都日益提高对轻资产模式的重视,而且运用轻资产模式的企业也逐渐增多。但是,采用轻资产模式企业其中成功者众多,但也不乏失败者,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便让我们不得不再重复提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