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脚叶标记的三系杂交棉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在间作棉田和土壤肥力较高棉田,由于常施较多的肥料,棉花疯长,棉株较高而松散,叶茂色深,较迟熟,生物产量较高,但经济产量偏低。鸡脚叶形(Okra叶形)棉花与正常叶形棉花杂交所获得的F1杂交种,其叶形处鸡脚叶形与正常叶形的中间类型,即:中鸡脚叶形(Semi-Okra叶形),表现为通风透光好、耐肥不徒长、早熟、烂铃少、抗虫等的特性,有利于杂种优势充分表达。 为探讨鸡脚叶标记的三系杂交棉杂种优势的机理,以超鸡脚叶、鸡脚叶和正常叶棉花不育系及其恢复系为亲本材料,按照NC Ⅱ交配设计,配制5种不同叶形的24个杂种,采用两年三次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考察了24个杂种在两年间的杂种表现和杂种优势。对各叶形杂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光合生理方面来探讨其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利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从DNA水平上对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棉花杂种与亲本结铃期功能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基因表达差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利用鸡脚叶标记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生产杂交棉种子,是一种可行的和经济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省去人工去雄,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根据鸡脚叶标记性状有无,在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混合播种田里,可区分不育系株上的杂交种子与恢复系株上的自交种子,提高制种产量。利用鸡脚叶作为标记性状,每公顷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在A∶R为3∶1时达到最大,为1323.89kg,间隔种植在A∶R为1∶1时达到最大,为1146.39kg,即此时每公顷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比间隔种植提高了15.48%。 2.超鸡脚叶、鸡脚叶、中鸡脚叶、大鸡脚叶和正常叶5类杂种的生育期依次随叶面积系数增加而延长,中鸡脚叶杂种因具有适中的生育期和叶面积系数,产量和光合作用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不同时期光合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中鸡脚叶杂种除了生育后期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和Tr(蒸腾速率)稍低于正常叶杂种和对照(中杂29)外,其它时期Pn、Gs和Tr高于正常叶杂种和对照,且Ci(胞间CO2浓度)低于正常叶杂种。中鸡脚叶杂种上、中、下三层Pn和Gs高于正常叶杂种和对照。研究认为中鸡脚形杂种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特性,对于产量和品质优势的表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10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间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为0.1507-0.2683,平均0.2235;表型遗传距离2.9794-6.7246,平均4.9609;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939,达显著相关水平。 在性状表现上,表型遗传距离和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F1产量性状表现呈正相关。其中,表型遗传距离与F1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铃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尤其,与F1单株铃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F1产量性状表现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表型遗传距离和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F1的Pn、Gs、Tr和LAI呈正相关,而与F1杂种Ci呈负相关。其中,表
其他文献
寒地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和质量的改善,只注重单位面积的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已不适应水稻发展的需要,必须在保证穗数和穗粒数较高水平下提高颖花的充实粒率和籽粒充实度。试验
目的:观察自拟强骨饮对骨质疏松症的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3组,强骨饮组(治疗组)、密钙息组(对照组)和空白组,
随着云南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中心,本文基于2006-2017年云、贵、川、渝、藏、桂六个地区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计量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六个地区入境旅游的空间相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已经完全被数字产品所包同了: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数字音乐、数字手机……我们已逐渐习惯了先进技术带给我们的快捷工作和牛活感受。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抽取50例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FGR组)及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肘血,采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
为了深入了解太原市医疗保险运行情况和基本医疗制度改革实施情况,我们就医保药品和检查项目的临床操作问题对太原市三家医保定点医院的医生和参保患者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
目的 了解浙江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村民有无半生吃或生吃溪蟹史等;采集4县部分村的淡水蟹类检查并殖吸虫囊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