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杭州艺术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动荡和充满挑战的时代,西方文化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催化了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变革。在美术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高等美术院校及其领导者。林风眠与其主长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就是民国后期的美术最高学府,林风眠也因之成为美术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既然一滴水能得窥大海,那么一个人或一所学校,便或可反映民国时期的美术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研究林风眠,既可纵向研讨他的平生经历,亦可横向研讨某一时间点上他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选取林风眠主长杭州艺专的10年,并聚焦于他作为校长所需要且具有的素养进行研讨,试图回答如后问题:(1)杭州艺专的办理过程以及绩效若何;(2)林风眠的个人素养与学校的成功办理有无关系;(3)担任美术院校校长所必备的素养有哪些;(4)林风眠在学养、品格和能力各方面有哪些优长或不足;(5)通过比较,能为当今的美术高等教育提供哪些借鉴。   具体研讨思路为:首先,从杭州艺专的创设和办理入手,介绍并论述林风眠的办学实绩;其次,专门探讨林风眠学养的积淀,以及这种学养与他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关系;再次,专门探讨林风眠品格的形成,以及这种品格与他待人接物和团结师生的关系;复次,专门探讨林风眠能力的构成,以及这种能力与他治校办学和教育研究的关系;最后,通过林风眠与蔡元培的学养比较、与徐悲鸿的品格比较、与刘海粟的能力比较,相对客观地评价林风眠的优长或不足,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研究所假设的中心命题是:林风眠在学养、品格或能力等单方面,均非真正意义上的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若就综合素养而言,他却具备了无意偶得的优势,并且正是凭借了这种优势,使他成为民国时期美术高校校长中的佼佼者。本文试图论证这个中心命题,并试图揭示理想中美术高校乃至其他高校校长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如就教育家的层面研讨,以学养见长者,或可称为“学者教育家”;以品格见长者,或可称为“君子教育家”;以管理能力见长者,或可称为“教育行政家”。那么,在民国时期,是哪一种教育家治教或长校有成呢?又是哪一种教育家居多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家的内涵及其构成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何在呢?当今呼唤“教育家”又将如何致力呢?此类问题虽已溢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但却是笔者在进行本研究时经常思考的问题。对林风眠素养的研究,当然与之相关;但若想获得真切的答案,尚须进行扩展并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又一次拉开了扩招的大幕。十年之间,高等教育的规模疾速扩张,截止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吊诡的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
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的方式,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也在这个信息化浪潮中随之发生变化,全球范围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应运而生。面对滚滚而来的教育信息
本文介绍了RNP技术的基本概念、RNP程序的主要特点、系统性能要求以及机载设备要求,并详细描述了应用RNP程序的优越性。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R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