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荚软珊瑚是海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分类学上,它是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海鸡冠科的一个属。豆荚软珊瑚次级代谢产物多以二萜为主,其次还有倍半萜,甾醇,神经酰胺,生物碱类物质。它们表现出了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最多的表现为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此次对采集自中国南海的豆荚软珊瑚展开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综合现代多种色谱和波谱技术,分离并鉴定得到16个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其中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R,7R,8R)-sarcophytoxide(1),Sarcophine(2),Sarcophytolide(3),(4Z,8S,9S,12E,14E)-9-Hydroxy-Cembratolide(4),(4Z,8S,9S,12Z,14E)-9-Hydroxy-Cembratolide(5), Sarcophine methyl ester(6),(1S,2E,4S,7E,11E)-Cembratrien-4-ol(7),(1S,2E)-2,7,11-Cembratrien-4-ol(8),(4Z,8S,9S,12E,14E)-7,8-epoxy-Cembra-trien-15-ol(9),Sarcophine diol(10),Dihydroxy-sarcophytonin(11),5个新的化合物12-16(暂未命名)。
冈村凹顶藻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凹顶藻属红藻门,红藻纲,仙菜目,松节藻科,凹顶藻属,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的低潮线附近及深海部分。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倍半萜、二萜、三萜、C15-多聚乙酰等,其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是倍半萜。部分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细胞毒、拒食和驱虫等生物活性。此次对采集自温州南麂海域的冈村凹顶藻展开体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综合现代多种波谱和色谱技术,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lauinterol(17),isoaplysin(18), asplysin(19), isolaurinterol(20), lauroka-murenes A(21), debromoisolauinterol(22), debromolauinterol(23),10-bromo-isoaplysin(24)。
本次对豆荚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分离得到的都是西松烷二萜型化合物,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得到的均为月桂烷及重排月桂烷型化合物,这对化学分类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此次我们首次发现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的这几个化合物中在藤壶幼虫附着模型中抗污活性明显,来自海洋的天然防污剂不会破换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因此寻求具有防污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为解决海洋污损的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