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内杜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等综合运动的结果,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际化蔓延和经济全球化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始加速了其发展的步伐,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地区也呈现出多样化。为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需求,谋求地区的长远发展,研究和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对于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区域经济的协调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都作为内陆腹地的一个西部城市,既无海岸港口之先天优势,也无大江大河水路之便,但从古至今,它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及重要性从未撼动过,而现代成都正以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向世人展示着的古老与现代,可以说它的发展说得上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典型。成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圈层式网络空间结构也是极富特征、极具代表性,也极具研究价值。同时作者借助导师研究的《唐未成都古城形态及后世演变过程复原——兼探古城形变机制在当代旧城更新中的作用》这一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机遇,展开对近现代以来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文章总体上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对成都近现代以来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现状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及得出各个阶段不同的演变特征。在各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对构成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得出了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存在的一些问题。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因此本文运用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方法对近现代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先分析近现代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普遍动力机制,然后针对各个不同的演变阶段,具体分析其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然后,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现代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差异,在定量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锡尔指数以及空间引力模型这些常用的用于分析区域差异的理论进行研究,得出的这些结论较为深入的揭示现代成都区域发展的差异,这些结论有利于清晰的了解现代成都的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的揭示了近现代成都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现状、动力机制以及存在的差异等。这些分析得出结论有利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关于成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