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总是在教职生涯中产生的,“教”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场”,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源”。因此,“教”决定了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的内容。由“教”带动“研”,在“研”的同时,必然促进教师通过“学”拓展知识,然后为“研”提供科学能源,最后回归“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研、学”在同时期互动中形成一个循环的自组织系统。所以,“研”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关键,“学”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保障。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但实际情况是,停留在口头上者居多,落在实处者为少。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未能选中适合学校特点的科研方式。中学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他们的迫切要求。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效性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明显特征。那种离开实际需要空谈理论的科研是老师们所不感兴趣的。只有那种从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教育科研,才能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对普通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科研选题论证能力、研究设计能力、研究操作能力、研究成果的撰写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看看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处在怎样的层次,在科研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哪些因素制约了其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同时对某些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侧面了解。通过分析物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所处的实际教研环境,提出几些有针对性,易于一线教师接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