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搜集符合研究标准的肾性贫血病案的临床信息,深入系统研究、归纳肾性贫血的证候特点,确定证型,观察肾性贫血的不同中医证型与疾病分期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肾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更好地辅助临床辨证。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拟定统一的证候调查表,严格依据入选标准选择肾性贫血患者,收集其四诊及临床信息等资料,分析患者的证候分布,并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判别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27例、女性73例,男女比例约1.74:1,平均年龄约为62.79岁。(2)中医证候信息:症状频数过半的共四项,依次是:倦怠乏力172例,占86%;浮肿121例,占60.5%;小便泡沫101例,占50.5%;纳呆100例,占50%。最多出现的异常舌质为舌质暗,占66.5%;舌苔表现中,舌苔白出现最多,占60%。脉象表现中,弦脉出现的次数最多,占68.5%。(3)中医证候分类结果:经聚类分析(系统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结合张喜奎教授临床经验,将肾性贫血证型分为本证与标证:本证包括脾肾阳虚证、血虚证;标证包括水湿内停证、湿浊内蕴证。(4)肾性贫血证型分布为:总频数,水湿内停证>湿浊内蕴证>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进行区分:单证多于兼证;单证中,水湿内停证占比最高;双证中,血虚证合水湿内停证占比最高;三证中,脾肾阳虚证合水湿内停证与湿浊内蕴证组合频数略高于血虚证合水湿内停证与湿浊内蕴证组合。结论:(1)《灵枢·天年》中对于生命规律和气血脏腑的盛衰变化理论的“十岁为期”理论,可以作为解释肾性贫血年龄分布的一种思路。(2)肾性贫血患者的知晓率及重视程度较低,CKD早期患者临床容易漏诊,提示在对CKD诊疗的同时也应注重贫血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可以延缓CKD的进展。(3)肾性贫血按照本虚证和标实证进行分型:本虚证包括脾肾阳虚证、血虚证;标实证包括水湿内停证、湿浊内蕴证。本虚证以血虚证为常见证型,标实证以水湿内停证为常见证型。(4)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肾性贫血脾肾阳虚证易兼夹水湿内停证,湿浊内蕴证可向血虚证转化。(5)肾性贫血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与脾肾关系密切。所谓标实,即水湿、浊毒;所谓本虚,即脾肾虚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