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解决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共处,成为各界人士最关心的问题。鉴于当下的生态状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态美学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为学术界的焦点。它从人与环境的审美角度出发,同时兼顾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人与自身等多方面关系,旨在达到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存在状态。本文从生态美学的内涵出发,运用生态美学理论关照张炜的作品,对其作品进行细致阅读与分析,将其中蕴含的生态自然美、生态本真美、生态理想美进行挖掘,并进行分析,分析张炜对和谐之美的追寻,探讨他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言部分,论述了生态美学的产生,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美学的内涵,第一章介绍了生态美学的产生、内涵及遵循的原则。第二章从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出发,挖掘张炜作品中生态自然美,展现其中的和谐之美。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生命之爱:人与动物。结合张炜作品,从他对动物生命的赞颂、热爱与尊重中,分析人与动物的主体间性关系,论述其中的生态自然美,展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美。为了深入理解张炜及其作品,本节接着分析他的作品之所以透露出生态自然美的原因。第二节:大地之恋:人与大地。结合张炜作品,从他对大地及大地之上的草木、河流等的赞颂、热爱、眷恋与尊重中,论述其中的生态自然美,展现人与大地的和谐相处之美。第三节:蓝色之念:人与大海。通过分析张炜作品中对大海的热爱、尊重以及向往,论述其中的生态自然美,展现人与大海的和谐相处之美。第三章从生态本真美的内涵出发,站在人的生态本性角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张炜对生态本真美的追求。第一节从他对人的本性的赞扬中,展现其中的生态本真美。首先,从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和人物的形象塑造两方面,展现其中的生态本源性。其次,从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展现其中的生态环链性。第二节从他对人性异化的摒弃中,展现其中的生态本真美。首先,介绍异化与人性异化的含义。其次,从张炜作品中对人性的异化和科技的盲目崇拜中,展现他的生态自觉性。第四章,从逃离对立和追寻和谐两方面分析张炜作品,探讨他对生态理想美的追寻。第一节论述了他逃离对立的原因与实质。第二节则是对作品主题与人物塑造进行分析,论述他对理想家园的追寻。结语部分总结了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研究张炜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