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围里变~斗门终端站220kV电缆线路设计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电网运行的命脉,输电线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线”,在电能的输送和全局优化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交流输电电压等级的发展出现饱和趋势,输电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正由提高输电电压等级逐步转变为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架空线路相比,地下电缆线路有着运行可靠,供电安全等优点,在城市电网建设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的目的是在厦门围里变电站~斗门终端站之间设计一条220kV电缆线路,设计内容包括电缆截面、线路路径、敷设形式的选择。围里变电站本期220kV电缆出线2回,一回接入斗门电缆终端站后与原厦安I回海缆线路对接,另一回在斗门电缆终端站附近经新建厦安I回#48终端塔与原厦安I回架空线路对接后接入安兜变电站,形成英春~围里、围里~安兜两回线路。围里变降压后围里~安兜线路最大送电容量要求为不低于2x400MVA。正常运行情况下,围里~安兜一回路停运时,另一回送电容量不低于500MVA。本文首先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比较选择路径方案,并计算电缆的载流量以确定电缆截面面积和电缆的敷设方式。此外,本文的设计内容还还包括围里变电站、斗门终端站的进出线布置,以及对电缆接头、电缆附件、电缆线路的防雷与接地、电缆终端塔布置等方面的设计,并对电缆线路的温度监控和消防、排水、照明、通风系统等做了简要介绍。本工程在穿越市区主要道路时采用长距离顶管技术,本文对该段顶管隧道中的特殊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并绘制工井和顶管布置CAD图配合说明。
其他文献
数字化时代,一切都在数据化、符号化。  当所有的个体,甚至个体上的一个“零部件”,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成了一个数字,我们,甚至世界,就成了一个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在数字时代,定位、解码、重构,虚拟的,或真实的,亦幻亦真,都代表一个你,或你的群体,或你所在的空间与时间。  数据化的时空已经舞动,如隆隆车轮,正不可止息地向深处、远处滚去,从欧美到亚非,前瞻者已走在前头,后悟者正急起直追。  这场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力度。广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科学确立符合本地实际、切合发展形势的战略思路,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做好“顶层设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把握趋势,以更加宽广的眼光和思维、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更加务实的精神,精心谋划本地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省级层面对策建议  ——改革和创新机制体制,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
古村落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基层农民群众没有准确把握"建设"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历史文化遗迹的破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下简称EPR制度),最早可追溯到瑞典1975年关于废物循环利用和管理的议案提出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思想,即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考虑,产品生产者有责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