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困难,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基于此,笔者针对宿迁市部分乡镇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期望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宿迁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笔者通过选取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和陆集镇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宿迁市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存在着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容易焦虑自卑、易于产生性格缺陷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在学习教育方面存在着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学习困难、学校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在道德教育上父母的缺位、教育的弱化和监管的无力导致留守儿童道德观念不强,易于出现行为偏差;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着安全教育缺失、交通、食品、住宿安全隐患广泛存在等问题。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家庭的现实形态、价值观念、监护人情况等家庭方面的因素;有学校的教育评价机制、教师的教学观念、寄宿制度等学校方面的因素;有城乡二元分割、教育发展水平不协调以及农村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社会方面因素;更有留守儿童思想观念、自卑心理等自身存在的因素。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应积极制定出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并逐步改革户籍以及与其相关的教育、医疗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城乡儿童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应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障碍,从投入上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应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监护干预机制、涉及专门的留守儿童监护机构,从法律角度全面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宣传力度,全面唤起家庭、社区、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改善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