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管理模式顺应资源稀缺、通讯技术普及、顾客需求多样化、消费主张更新快等特点,为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合作模式。供应链以集成化的管理思想,整合供需网链上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力,在提升整体绩效的同时,创造单个企业无法企及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各成员企业与供应链整体的多赢和可持续发展。而供应链中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间关系,使得利益的协调难度大、机会主义行为泛滥、合作稳定性差,合作关系不持久,导致长期共赢合作目标难以实现,供应链管理模式应有的突出优势难以发挥。为稳定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提升供应链合作绩效,以利益协调为主的激励机制被逐步引入供应链成员间关系治理,但激励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合作稳定性和利益持续性严重不足,已有统计资料表明,供应链合作失败的比率超过50%,由此可知,深入探讨供应链激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关系持续发展角度,基于关系生命周期,从供应链“类生命”系统视角,探讨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间激励的因素、作用机理及其动态差异,得出相应结论,并以此为阶段性关系治理的依据,讨论关系生命周期主要阶段的激励策略和整体实施思路,旨在为供应链激励实践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本文提出“类生命”激励分析视角,在现有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识别出供应链激励的影响因素,构建包含经济、“精神”和制度环境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体系。经济层面因素为利益分配、专用投资;“精神”层面因素包括信任水平、企业声誉和文化兼容性;制度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管制,并提取了机会主义和合作绩效作为供应链激励效用衡量维度。本文借鉴现有的关系生命周期划分方法,构建了激励影响因素假设模型。通过设计发放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使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假设检验,得出了各层面影响因素在关系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影响因素作用的纵向和横向综合比较,提出了以利益分配为主线的系统的供应链激励策略的思路。最后,从关系生命周期角度,以主要关系阶段为划分,分别分析得出关系考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激励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