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蛋白的表达及肺组织HE染色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机理,为针灸治疗哮喘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干粉配置成的10%的复合OVA抗原液致敏,并用1%的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肺俞”(双)、“大椎”、“风门”(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模型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不予造模。治疗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蛋白表达,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各组大鼠行为体征观察模型对照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出现喷嚏、呛咳、呼吸急促、精神不振、反应迟钝;而空白对照组大鼠未见异常;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哮喘模型大鼠喷嚏、呛咳、喘息等症状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反应灵敏。2.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气道上皮脱落、黏膜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破裂甚至融合扩大;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支气管结构基本完整,肺组织炎症浸润细胞较少,肺泡结构基本正常;空白对照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结构完整,无明显脱落和皱褶,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肺泡间隔形态结构正常。3.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bet蛋白表达的比较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阳性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bet阳性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仍低于空白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各组大鼠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的比较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ATA-3阳性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仍高于空白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各组大鼠血清中T-bet蛋白表达的比较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中T-be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be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各组大鼠血清中T-bet蛋白表达的比较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中GATA-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ATA-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邵氏“五针法”能明显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的症状体征。2.邵氏“五针法”可使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局部的炎性细胞减少,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修复损伤的支气管黏膜上皮,从而改善气道炎症,这可能是邵氏“五针法”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3.邵氏“五针法”能使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T-be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ATA-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4.邵氏“五针法”能使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T-be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ATA-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本研究表明邵氏“五针法”可能通过提高肺组织及血清中T-bet含量,降低肺组织及血清中GATA-3蛋白表达,从而修复损伤的支气管黏膜上皮,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炎症,控制哮喘发作,为针灸治疗哮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