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合理管理利用,提高居民福祉并维持流域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量化补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对流域综合管理具有积极效用。补远江流域是著名国际河流澜沧江—循公河流域的重要一级支流。近年来,补远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区域内生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已经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现象。如何合理配置流域资源,制定符合居民福祉的补偿政策,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手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补远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基础的生态补偿研究,量化了补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流域内五个县市生态补偿迫切程度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了各县市应该受到国家补偿的价值总量。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2017年补远江全流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26128.19元/IDhm2。6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高,具体排序如下:水域>森林>园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2017年全流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76.14亿元。森林生态系统为全流域贡献了 75.42%的服务价值,对支撑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未利用地贡献服务价值最低,未超过总服务的1%。具体排序如下:森林>园地>草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2)全流域4类一级服务功能中,生态系统调节服务贡献的价值最大,具体排序为:调节服务(66.63%)>支持服务(22.93%)>供给服务(5.83%)>文化服务(4.62%);全流域11类二级服务功能中,气候调节、水文调节与土壤保持功能提供的服务价值相对较高,分别为流域提供了 27.82%、20.84%与11.54%的服务价值。具体排序依次为: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净化环境>美学景观>原料生产>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维持养分循环。(3)各县市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元/hin2)相差不大,位于流域下游的景洪与勐腊两个县市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相对较高,具体排序如下:景洪市(23621.82)>勐腊县(23495.25)>江城县(22657.60)>思茅区(21634.83)>宁洱县(20597.33);5个县市间的面积差异导致各县市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亿元)具有较大差距,具体排序如下:景洪市(68.36)>勐腊县(56.59)>思茅区(29.56)>江城县(15.02)>宁洱县(6.77乃。位于流域下游的景洪市与勐腊县分别贡献了流域38.78%与32.10%的生态服务,流域内各县市生态服务价值分布呈现出由上至下逐渐增多的趋势。(4)补远江流域各县市生态补偿优先顺序依次为:江城县>勐腊县>宁洱县>景洪市>思茅区。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地区受偿迫切程度不一定高。江城与勐腊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生态补偿迫切程度最高。景洪市与思茅区虽然贡献了较多生态服务价值,但经济发展在全流域属于领先水平,补偿级别相对较低。(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非市场价值得到的流域生态补偿上限为166.03亿元,各县市理论补偿值(亿元)分别为:景洪市(64.38)>勐腊县(53.27)>思茅区(27.85)>江城县(14.15)>宁洱县(6.38);基于差异化补偿标准得到的流域实际生态补偿价值为14.02亿元,各县市实际应该得到补偿的价值(亿元)为:勐腊县(5.75)>景洪市(4.35)>江城县(1.70)>思茅区(1.59)>宁洱县(0.63)。勐腊县、景洪市具有丰厚的森林资源,为流域提供了绝大部分生态服务,因此二者的生态补偿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