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围麻醉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围麻醉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133例患者中212例患者发生DVT,总发生率为4.13%,单因素分析:男性、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kg/m2患者DVT的发生率较高;既往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陈旧性骨折、静脉曲张患者DVT的发生率高于总体水平;术前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4.5×1012·L-1、血小板计数≥240×109·L-1、甘油三酯≥1.7mmol·L-1、胆固醇≥4.0mmol·L-1、D-二聚体≥500μg·L-1患者DVT的发生率亦高于总体水平;DVT的发生率随手术持续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术后开始下地时间≥5d患者DVT的发生率高于总体水平;不同手术类型中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最高,达8.8%,不同麻醉方法中全身麻醉后DVT的发生率最高,达7.0%。DVT高风险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较低风险未抗凝者DVT的发生率高(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kg/m2、既往糖尿病、高血压、静脉曲张病史,甘油三酯≥1.7mmol·L-1、D-二聚体≥500μg·L-1,手术持续时间>4h、全身麻醉、术后开始下地时间≥5d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全麻组DVT的发生率高于椎管内组、区域阻滞组和未行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管内组DVT的发生率高于区域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组和未行麻醉组DVT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阻滞组和未行麻醉组DVT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高于椎管内麻醉组和区域阻滞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多因素分析有10个DVT的危险因素。全身麻醉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椎管内麻醉次之,区域阻滞麻醉最低。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未行麻醉患者炎症细胞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