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睑板腺癌是起源于睑板,发生于眼睑Meibomian腺(睑板腺)的高度恶性、有致命危险的肿瘤,少数亦可发生于睑缘的Zeis腺。肿瘤早期难以识别,一旦发现,很难界定其范围。因有跳跃性生长的特点而难以控制,早期诊断和广泛切除是成功治疗的关键。睑板腺癌女性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大多在50~90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与霰粒肿、眼睑结膜炎、结膜炎及基底底细胞癌相鉴别[1],易侵犯周围组织,多经淋巴、血液转移[2]。睑板腺癌的腺体特征不典型,故无明显损害表现的眼脸肿物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至关重要[3]。睑板腺癌高发于老年人,常造成误诊。手术治疗不彻底,导致眼眶内破坏及转移死亡。睑板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不敏感,只能作为辅助疗法应用。本研究探讨了睑板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睑板腺癌术后眼睑缺损的整复方法,为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4(14只眼)例患者,全部病例术中送冰冻切片确定肿物性质及侵犯范围,治疗后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确为睑板腺癌。其中女12例,男2例;左眼10例,右眼4例;年龄37~72岁。侵及上睑者11例,侵及下睑者2例,侵及球后组织和眶壁骨质1例。术中均做冰冻切片证实为睑板腺癌,并且切缘均为阴性后再做修复手术。根据睑板腺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大小和形态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案。为使整复手术达到最好治疗效果,将Mohs[4]显微外科手术应用其中。Mohs显微外科手术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治愈率高,复发及转移率低。此法采用水平取样,既能检测病灶侧面,也能检测病灶底部有无残余肿瘤;二是最大程度保存了正常组织,避免无谓地扩大手术创面,这对敏感的眼睑美容部位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果:14例睑板腺癌患者肿物切除术后根据眼睑缺损的部位和大小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案,随访6-18个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无明显损害的眼睑肿物,手术切除及切除后的病理检查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检出率有重要意义,对病人的预后也有长远影响。而近年来随着对Mohs显微外科手术(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认识的加深,手术治愈睑板腺癌也逐渐成为可能。手术方式及重建材料的选择主要依据病变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患者全身情况而定。其原则是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的前提下,同时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美容问题及眼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