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在新疆地区危害严重,此害虫寄主种类多、发生早、易暴发成灾。为此,本研究就气象因子对春尺蠖成虫羽化的影响,筛选用于预测预报的主要气象因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春尺蠖生物学特性、种群发生规律、耐寒性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春尺蠖蛹主要集中分布在树盘基部30-60cm、土壤深度为20-30cm范围的土层中。雌虫比雄虫羽化稍早,翌日黄昏开始产卵,平均孵化率为86%。1、2龄幼虫食叶量较低,3龄开始暴增,5龄最高,平均每日食叶量可达443mm2/头。幼虫的头壳与虫龄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幼虫1-2龄期间,死亡率较高,高达60.37%;4-5龄幼虫,死亡率较低,且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85.81%。(2)不同含水量的土壤和土层深度都对春尺蠖蛹的羽化率、羽化天数和羽化高峰期有显著影响;当土壤含水量为30%时,羽化率最高,达到81.67%。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羽化率明显受到抑制。10-30cm的土层羽化率相对较高,达到80%;在40-50cm的土层羽化率相对较低,约为75%。(3)测定了春尺蠖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结果显示: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平均值为-15.78℃,体液结冰点平均值为-11.89℃;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平均值为-13.85℃,体液结冰点平均值为-9.49℃;卵的过冷却点平均值为-10.03℃,体液结冰点平均值为-7.08℃;1-5龄幼虫过冷却点个体最低为1龄幼虫-19.24℃;最高为5龄幼虫-8.23℃。(4)利用主要气象因子对春尺蠖成虫始见日到高峰日的羽化数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春尺蠖成虫羽化数量与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露点温度相关密切。通径分析和决策系统分析表明:土壤相对湿度对春尺蠖成虫羽化数量具有正效应,是直接影响春尺蠖羽化动态的重要指标,露点温度是影响春尺蠖成虫羽化数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是影响春尺蠖成虫羽化动态的主要气象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