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时期是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经过清初学术思想的斗争与融合,随着清初文化政策的不断调整,到了乾隆时期,《诗经》学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气象。一方面,汉、宋两个派别的持续斗争,使汉宋兼采派仍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随着统治阶级政策的变化以及经学的发展,《诗经》汉学的发展达到了兴盛阶段,《诗经》宋学呈现出衰微之势。此时,在汉学派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考据学派,即《诗经》清学派,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第一章概述了清初至雍正时期《诗经》学的研究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乾隆时期《诗经》学研究的背景做出介绍:程朱理学被定为官方哲学,使得《诗经》宋学得以发展;理学内部的改良以及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认识的转变,使得汉学派得以发展;学风的自由,使得汉宋兼采派得以发展。第二章第一节以惠栋《毛诗古义》为例,考察了《诗经》汉学派在乾隆初期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汉学派的《诗经》研究,多宗《毛传》、《郑笺》、《毛诗正义》之说,少有阐发。第二节以程晋芳《毛郑异同考》为例,考察了《诗经》汉学兴盛阶段的情况,重点论述了此时《诗经》汉学的主要特征:遵从《诗序》、《毛传》、《郑笺》,对宋儒之说多有批驳。在名物训诂方面,提倡严谨笃实的汉儒之风,考据方法和水平都较前人有了极大进步。第三节以赵佑《草木疏校正》为例,考察了《诗经》考据派的特点,重点论述了此时《诗经》名物研究的基本特征:旁征博引,证据详实,重视名物考据和义理阐释,校勘详细。第三章以应麟《诗经旁参》为例,对《诗经》宋学派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此时期宋学派文献特点:以朱熹《诗集传》为宗,多对《诗经》诗义的阐发。第四章以汪梧凤《诗学女为》及顾镇《虞东学诗》为例,考察了汉宋兼采派《诗经》文献特点。汪梧凤《诗学女为》,杂采汉宋,善于博采众长和自出新意,对汉宋两家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证。顾镇《虞东学诗》,既不宗汉亦不宗宋,对汉、宋不同说法进行分析,以调停汉宋两派之不同;注重采用文字训诂、名物考据的治《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