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古典增长理论揭示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后,经济学家对技术进步的兴趣便越来越浓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技术进步的研究兴趣超过了经济增长本身。在罗默开创内生增长理论以来,经济学家对技术进步的源泉开展了持续不断的研究。一般来说,一国的技术进步除了依赖自身的直接要素的投入外,利用技术的外部性,获取技术外溢也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技术外溢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受学界关注的主要国际技术外溢渠道包括国际贸易、人员流动、吸引外资等,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投资”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的发展,外向直接投资的反向技术外溢作为一种新的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渠道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注意。本文正是建立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反向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第一,通过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简单拓展,对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揭示。通过一个两个国家、N种中间投入品以及两个企业的简单模型的分析,本文发现相对于通过吸引外资以及通过国际贸易获取的中间产品,通过本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的中间产品对本国的生产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中间产品的有效率,从而对本国最终产品技术的提升比其他渠道的国际技术外溢更加有效。同时,均衡分析的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的效应受到母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的交互影响。在本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母国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入可以强化这种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而这种反向技术外溢又受到母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的交互作用。在本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更大的技术差距有助于更强的反向技术外溢;最后,母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与母国吸收能力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更大的技术差距更容易产生反向技术外溢,但对母国吸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也支持本文的这一结论。第二,利用国际面板数据以及面板协整技术,本文对反向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对反向技术外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为我国开展相应活动提供了国际经验。实证结果发现以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技术基础设施以及金融发展为衡量指标的吸收能力对反向技术外溢具有强化作用,在母国对外投资规模不变时,这些指标对母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贡献。同时,非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反向技术外溢对母国技术进步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母国吸收能力达到“门槛值”时,反向技术外溢才会促进母国技术进步,否则这种效应不会显现甚至为负。最后,实证结果发现母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并非“越大越好”,较大的技术差距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产生反向技术外溢,但更大的技术差距必须更强的母国吸收能力与之适应,否则母国难以吸收这种反向外溢,使得“后发优势”难以发挥。第三,基于“由一般到具体”的研究思路,本文将上述的一般规律应用于中国实际,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进行了实证考察。首先基于反向技术外溢的视角,本文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国际比较。国际比较的结果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并没有具备获取反向技术外溢的条件,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对外投资行业选择不合理、目标区位不合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占比过高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等。进一步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考察也显示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并未显示出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但在分地区的回归中,本文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这表明反向技术外溢规律在中国是适用的。基于这一实证结果,本文初步判断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我国吸收能力不足造成的。利用与国际经验分析相似的指标作为吸收能力代理指标,实证考察结果发现,我国总体上的吸收能力并未达到反向技术外溢的要求。除对外开放度外,人力资本、研发投入、金融发展以及技术基础设施等均为对我国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产生正的贡献。第四,本文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的影响因素由国内延伸到东道国视角。通过跨国数据的实证考察,本文选择东道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度、政府效率以及技术市场规模作为东道国区位特征的代理变量。实证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选择中,强调人力资本积累和重视研发投入的国家对我国的反向技术外溢更加显著。在制度环境方面,东道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其对我国的技术外溢;东道国更高的政府效率有助于其对我国的技术外溢、东道国完善的技术市场机制有助于其对我国的技术外溢;而东道国的对外开放度并没有与设想的相一致的对我国获取反向技术外溢产生正的贡献。最后,在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增强对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增强我国技术吸收能力、合理选择我国对外投资目标区位以及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同发展促进我国获取反向技术外溢提高我国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