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暴力不仅破坏家庭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在一定情况下甚至还可能诱发违法犯罪,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下称《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设立是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国家从法律层面抵制家庭暴力的决心,更高效的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由于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现行立法也只是在很多方面作出了原则上的规定,对保护令在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没有提及。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距离对家庭暴力进行预防和惩治作用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入手,对当前的法律制度以及人身安全保护令在运行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深入研究,并试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扼要概括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国内外发展历程,以及该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实践、其定义和现实意义,对该项制度进行基本认识;其次,根据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所选样本的分析,了解到人身安全保护令在我国的运行现状,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当前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存在着证据制度不明确、救济措施比较单一、执行主体设立缺陷、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责任较轻这几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前文中列出的问题,在充分参考域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及法律体制提出了要完善家暴证明体系、构建多元的救济方式、对执行主体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施以刑事处罚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