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8年3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到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历史的长河已经跨越了三十多个春秋。三十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是人才强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都离不开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地方高师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一方面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大量的合格教师。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但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办学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偏离了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目标,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也和地方基础教育脱节,基本游离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外,培养的毕业生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这种现状,一方面造成了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失去了报考地方高师院校的兴趣,使得生源质量本就不高的地方高师院校雪上加霜;同时,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反过来又严重影响到地方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目标的实现,如此恶性循环,必将影响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基础教育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作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水平对基础教育水平的影响,最后落脚于如何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并重点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生源质量对其教育教学水平的影响,给出了提高生源质量的笔者的看法。最后,希望地方高师院校能够准确定位自身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位置,找准突破口,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改善并加大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力度,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在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地方高师院校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