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棉织物防皱整理中,有机硅柔软剂通常作为改善织物手感的添加剂。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属于有机硅柔软剂,能赋予织物柔软性;同时具有双活性基结构,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棉纤维素发生反应,形成交联,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本课题采用不同聚合度的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系列柔软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研究聚合度和工艺条件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用反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整理前后棉纤维微隙结构,推测柔软剂是否进入纤维微隙结构。研究了柔软剂聚合度对柔软剂柔软效果的影响。以硬挺度、弯曲刚度和弯曲滞后矩评价柔软性,结果表明,聚合度增大,有利于提升织物的柔软性研究了焙烘温度对柔软剂交联整理效果的影响。以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及其保留率评价交联整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整理品的折皱回复角增大,强力保留率则降低,且温度由160℃升至170℃时回复角增加幅度最大,各柔软剂较适宜的焙烘温度为170℃。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柔软剂交联整理效果的影响。选用文献中报道的几种可以催化环氧基与棉纤维素的羟基反应的催化剂,催化柔软剂与棉纤维素的反应。综合考虑整理品的白度和折皱回复性,硫酸铝是较合适的催化剂。各柔软剂整理棉织物时,催化剂硫酸铝适宜的用量均为0.8g/L~1g/L。棉织物表面的pH值对催化剂硫酸铝的催化效果有明显影响,pH呈弱酸性时的催化效果较pH呈弱碱性时好。研究了不同工艺流程对柔软剂交联整理效果的影响。采用一浴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结果表明,高温焙烘和催化剂是柔软剂与棉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的必要条件。但仅以柔软剂为整理剂,还不能满足防皱整理的要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柔软剂以一浴法或者两浴法整理,整理品的整理效果相当。研究了溶剂介质对柔软剂交联整理效果的影响。分别以水和异丙醇作为柔软剂的溶剂介质,结果表明,不论溶剂介质是水或者是异丙醇,相同聚合度时,两者的折皱回复角基本相同,但以异丙醇为溶剂的整理品强力保留率低于以水为介质的整理品。研究了柔软剂的聚合度对柔软剂交联整理效果的影响。不同聚合度的柔软剂分别以等质量和等摩尔浓度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结果表明,整理品的折皱回复角均随柔软剂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大。用扫描电镜观察柔软剂在棉纤维表面存在的形态,发现未整理的棉纤维表面较为洁净,经柔软剂整理后棉纤维的表面沉积了大量的柔软剂。在等摩尔浓度整理的条件下,柔软剂聚合度越大,在纤维表面的沉积越明显。用反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未整理、经聚合度n=28及n=200柔软剂整理的棉纤维微隙结构,结果表明,经柔软剂整理后棉纤维微隙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可以认为柔软剂已经进入棉纤维微隙结构,即柔软剂不仅通过沉积在纤维表面,也通过进入纤维的微隙结构,赋予织物柔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