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造粒干化工艺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逐渐成为经济大国,人均可用资源日益短缺,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必要之需。城市污泥因其日产量大,且富含有机物、重金属和无机物等可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元素而备受关注。污泥中含量复杂,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巨大危害。污泥的缩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置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注的重大环保课题。本文以石家庄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对其基本物性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污泥在不同温度、不同粒径下的干燥特性,发现小粒径的污泥颗粒汽化表面积更大,干燥时间更短,更有利于干燥的进行。采用旋转动态干燥系统模拟污泥在间壁式干燥机中的运动状态,直观记录了干燥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并对不同温度下污泥特性曲线、残余固体的燃烧热值(Q)和挥发固份(VS)及冷凝液的有机物含量(TO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污泥干燥有促进作用。温度在125℃时,污泥干燥速率降低,干化处理缓慢,污泥处理量受限。在205℃以上高温区,干燥速率提升明显,污泥内脂肪类等不可降解物质因高温分解而释放,TOC浓度升高,固体挥发分增多,干污泥热值降低明显,不宜采用。综合考虑干燥效率和干化后污泥再利用,动态传导式污泥干燥的最佳区域应在145℃-185℃进行。污泥在动态式间接传导设备中颗粒性运动规律强。本文根据污泥的不同状态,建立了双轴楔形桨叶干燥机与立式圆盘干燥机相组合的造粒干燥工艺。实验表明含水率在45%-70%时,污泥粘滞度较大,污泥干燥所需动力强度大,宜在桨叶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含水率在30%-45%时污泥粘滞度完全消失,污泥全部脱落破碎,此时宜在能耗小的立式圆盘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含水率在30%左右的球状污泥具有污染少、减容减量程度大,更方便于回收利用污泥中能量的特点。当含水率小于30%时,干燥已进入降速阶段,耗时耗能,干燥速率缓慢,污泥处理量受限,可不再进行干燥。在桨叶式干燥样机试验中发现:桨叶式干燥机的高传热性能,对粘稠阶段的污泥具有很好的干化效果,出泥状态稳定。根据出口含水率不同,粒径分布在3mm-12mm。污泥含水率在45.2%-70%之间时粘滞性较强,其中含水率在53.2%-62.7%之间污泥与壁面附着厚度最大。试验确定了污泥在桨叶干燥机中应干燥到45%左右,才可进入立式圆盘干燥机的工艺流程,并在进一步试验中发现选择合适的热轴转速不仅能改变污泥停留时间,还能增加剪切力,进而促进干燥的进行。桨叶转速应选在8r/min-10r/min之间污泥具有最佳干燥效率。
其他文献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 ,在剖析了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可确定分类收运、分类处置是最佳方式 ,并提出了该方式实
分权化制度框架下的旅游政策、公共设施建设、旅游投资等发展要素的差异是旅游地空间不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界定了中国旅游分权化的利益主体,
<正>The goals of our research are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formulation,characterization,and key process parameters of Micro/Nano Particulate Drug D
会议
本文全面分析了都市区以及相关的都市密集区、城市群、都市带等概念的异同 ,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概念建立了一定的逻辑关系 ,认为都市区已经成为当代区域发展的基本细胞和城市
在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微观单元,时刻处于白热化的竞争状态,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永立潮头,坚强地活下去,既要苦练产品和服务内功,更要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员越来越多,而为了社会的健康和谐和流动人员的更好发展,需要对其人事档案工作进行更好的管理。本文主要就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
会议
有关隐喻与转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通过对隐喻和转喻原型样本的考察发现,隐喻和转喻在认知操作方式、语用功能和要素共现模式等方面没有本
众所周知,以“五四”新文学为肇始的20世纪中国新文学,是在“启蒙”的文化思潮语境下庄严登场并派生出自己相应诉求的。启蒙诉求在20世纪文学史上几经沉浮,反复凸显,并以其鲜明的
本文对美国低收入阶层住房政策的演化过程作了介绍 ,分析了其中三种典型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借鉴美国住房政策演化过程的经验教训 ,为建立我国弱势
自 20世纪 50年代诞生以来,主导产业理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纪录。然而,半世纪后,该理论产生和应用的条件时移境迁,自 80年代以来,该理论实践的绩效多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