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木炭催化裂解甲苯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light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气体燃料为目标产物的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气相产物中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如苯、甲苯、二甲苯、萘等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影响产气的质量,而且在气化工艺温度较低的下游阶段会冷凝成为焦油,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去除这部分焦油是生物质气化工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众多的焦油裂解研究中,催化裂解法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去除焦油的方法。微波场内的催化反应常表现出反应温度降低、反应物转化率提高、目标产物产率提高等优点,但是催化反应能置于微波场中的前提是微波场中存在吸波剂能够吸收微波转化为热量。木炭作为一种非金属材料不仅能够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而且在微波场中具有一定的吸波能力,所以本论文选择木炭为吸波剂、催化剂,在独立设计搭建的微波加热床上研究木炭固定床对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甲苯的催化裂解特性。论文首先考察木炭、活性炭及碳化硅在微波辐照下的升温行为;然后重点考察木炭固定床微波辐照下甲苯的裂解转化及产气情况;最后考察具有多孔吸附性的活性炭及无吸附性能的碳化硅在微波辐照下对甲苯的裂解情况,对比这三种吸波剂对甲苯的裂解情况,并研究微波场中木炭作为生物质焦油催化剂的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微波功率下三种吸波剂的吸波能力是不同的,其强弱顺序为碳化硅>活性炭>木炭;三种吸波剂的升温速率均随微波功率输入的增加而增加,随吸波剂装填量的增多而减少,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一般的吸波剂在微波场中也存在类似的行为。微波辐照下木炭对甲苯的催化裂解考察发现,较短停留时间(1.0s左右)有利于甲苯的转化裂解;向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有利于提高甲苯转化率及目标产气(H2+CO)的生成,当水碳比(S/C)达到2.5:1时,甲苯具有最高裂解率,在800℃的实验条件下达到81.6%,而且产气中H2和CO的总含量达到81%以上;随着木炭床层温度的增加,甲苯的裂解率不断增加,850℃时达到98.1%,说明木炭对甲苯具有明显的催化裂解性能;通过比较反应前后木炭的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存在CaCO3向CaSiO3、SiO2向SiC结构的转化,这说明微波加热下存在“热点”效应,这极大促进了甲苯的转化裂解。通过实验比较活性炭、碳化硅和木炭在微波场中对甲苯的裂解情况发现,活性炭对甲苯具有最高的裂解转化率,木炭次之,碳化硅的最低;比较三者的来源、价格及适用范围,木炭是来源最广、最经济有效而且适用于微波场内催化裂解焦油的催化剂。
其他文献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出水水质无法达标,采用物理或化学法处理,处理费用较高。在现有的各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中,利用优势菌的生
提出一种配电网简化模型 :将馈线开关当做节点 ,将馈线当做弧 ,从负荷的角度描述配电网 ,并采用邻接表的数据结构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配电网故障区域判断方法 ,讨论了
业务流程重组(BPR)理论给全球工商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投身于BPR 的实践之中,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企业经营环境。在BPR 理论,尤其引
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设计的一般原则 ;论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几种可能用到的通信方式 ;阐明了分层集结的混合通信组织方式是实现配电自动化通信的有效手段 ;列举了咸阳
中国自古和泰国就是友好邻邦,地域上的临近,促进了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传播。早在西汉,两国人民就开始交往、迁徙、移居,使得两国文化得到了长期的接触、交流和融合。中国文
以往关于户籍制度对收入的影响的诸多研究基本上遵循的是工资差异分解模型的思路。然而,将外来人口和本地市民的工资收入差异进行分解,无法克服样本选择性与遗失关键变量带来
从解决配电网闭环运行的故障定位入手,提出了改进矩阵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故障电流的方向,既能实现辐射状网、树状网和环网开环运行的故障定位,又能实现环网闭环运行和多电源
运动控制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采用操作系统作为软件核心已成为主流。本论文在运动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方面,提出了一
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能够缓解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住宅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而且由于自重小,地震防御能力较强,也是地震区理想的建筑结构体系;再加之材料构件生产的工厂化、
基于改进最小生成树算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以最大投资额度为约束条件,以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的加权和最低为目标函数,采用prim算法求取最小生成树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