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普遍认为循环经济是中国国家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本研究指出目前循环经济发展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本研究立足于中国10余年来循环经济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和笔者参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课题的体验,通过探索中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目前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并以奥地利学派和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对目前国内可持续发展学界占主流的“市场失灵”理论提出挑战;在此基础上,论证和探讨了市场主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对促进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及相关制度要素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是对国内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思考,以期对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进一步建设有启发意义。1,本研究论证了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度要素:私人财产权、自发秩序、自由选择、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并指出面向此制度建设的市场化改革路径。2,本研究以奥地利经济学和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重新反思了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认为目前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向市场主导的企业家/企业为主体的自下而上模式上来。3,本研究以历史的视角和事实证据挑战了“市场失灵”范式,认为一定意义上市场失灵理论本身存在谬误,在根本上没有立论基础;相反,指出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最高效的经济机制。本研究尤其对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业行为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工业行为一直在实践着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4,本研究指明了自由市场环境主义的路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内在动力和激励,需要让这个群体有更好的制度环境自我发展,重要制度要素包括自由、公平、市场机制,那么,在自发秩序法则下,循环经济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