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PC是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一项可能替代现有商品条码的物品标识新技术。我国现已广泛实施的商品条码系统将会因此而产生重大变革,国内目前对EPC技术替代以及EPC发展问题研究不多。本文基于我国EPC发展的实践,选题对EPC技术替代和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针对EPC应用层面出现的问题,首先探讨了EPC系统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联系,分析了商品条码和产品电子代码EPC的发展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指出EPC实际上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继承和扩展,而非对立。
EPC对条码的技术替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技术发展特征及其规律分别对商品条码和EPC展开分析,并通过商品条码和EPC的力量对比,提出商品条码的力量要大于:EPC的力量,因此,现阶段二者不会发生替代。但长远来看,二者存在“互替代”的现象,而非单纯的向下替代。今后一段时间内,EPC和条码更可能形成并存状态。EPC新技术的增长率和用户数量、用户使用EPC与条码之间的兼容程度以及。EPC技术的替代率和网络规模是决定EPC市场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EPC采用的时间和频率。作者建立了样本不完整时成长曲线参数估计模型,证实了在主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条码企业的增长存在极限的说法;结果表明,我国条码企业的增长极限为18.4万家,目前还有20%的增长空间,大约有4~6年的增长期。
作者从EPC的经济属性、编码供给的竞争结构、用户发展的国际比较等多个视角出发探讨了我国EPC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探讨了EPC实施中存在的网络经济性;深入研究了EPC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问题,深入剖析了与EPC/RFID发展极具相似性的WAPI案例。
针对国内EPC/RFID产业发展现状,作者对我国EPC/RFID产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我国EPC/RFID产业尽管在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但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已经初步具备产业化基础和条件。文中对我国EPC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七点思考,提出了我国EPC发展思路与发展策略选择,并设计了包含管理、技术、标准和服务四个子系统的我国EPC实施体系的总体框架。
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和深化研究的两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