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语法化是指具体语境中的实词虚化或松散的结构变得紧凑乃至不可再分割为更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本文介绍了语法化的定义和主要特征,机制和原则,从历时的和共时的视角分析了dare和need的语法化过程。Taeymans(2002)的研究表明,在共时研究方面,还可发挥语料库的作用。dare和need具有双重特性:当作为情态词时,没有第三人称单数,没有简单现在时的变化,没有祈使形式,没有不定式,没有分词形式,可直接用not否定;在问句中可作为操作词,可带光杆不定式补语。这种共时变异可反映历时变化。 一个典型的语法化过程涉及语言各个层面的变化,即语音,语义,形态句法结构的变化,对此语法化研究者看法一致。但是就哪个层面的变化在语法化过程中起决定性,驱动性的作用,他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张语法化是由语义/功能变化引起的一种语言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语义/功能变化先于形式及语音的变化,因而把语法化中的语义变化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以期加深对语法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dare和need进行的个案研究,分析指出语义变化是人类认知和交际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指出,把语法化理论和语义研究的结果引入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将会对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