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笔者受重庆大学出版社委托,承担了《罗兰·巴特的友谊》一书的翻译。本书作者索莱尔斯曾是巴特在瑟伊出版社的编辑,他们虽个性不同却互相欣赏,时常通信见面。他们为反对学院派、反对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压迫并肩战斗。他们就像是彼此的一面镜子,文学是他们共同的信仰,赋予了他们创作、探索、思考、博学的力量。他们的写作中常出现对方:巴特也曾将自己评述索莱尔斯作品的6篇文章集合成一本书,取名《作家索莱尔斯》;而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关于巴特的传记,不如说是两位作家的一场隔空对话,它记录了二人就思想、创作、生活等多方面的交流。通过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二人珍贵的友谊,了解一个更为立体的罗兰·巴特,甚至得以一窥20世纪的法国知识分子。互文性的概念发端于符号学,后被运用于文学研究、文艺批评等领域。互文性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作者擅旁征博引,大量剪贴、引用、转述他人言语,因此,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者需要具备互文性的视角,调动知识储备和联想力,尽力识别、传达原文本中的互文关系。否则,译文读者就不能真正走近索莱尔斯笔下的巴特。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翻译任务介绍了翻译文本以及作者生平,并对文本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我们发现,本书具有较强的哲学性,呈现出很强的互文性。第二章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译者预先浏览了文本,以互文性理论作为指导本次实践的理论工具,大量阅读了相关的互文本。翻译时译者以准确性作为首要目标有序、有计划地推进。准确性不仅是译者在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后的选择,也是作为赞助人的出版社在交付译者此次翻译任务时提出的第一要求。译后的审校工作则是比照原、译文分多次完成,必要时请教他人以检验对原文的理解是否无误,并在最终审校时参阅了刚刚出版的英译本。第三章从互文性理论出发,考虑到文本与文本、文本与文化语境间的互文性,结合具体实例,分别从词义恰当、句意明确、语篇连贯三个层面探讨了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第四章是对此次实践的总结,包括互文性对翻译的启示与译者对译文的反思。通过此次翻译任务,译者收获了宝贵的翻译经验和理论启示,为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