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景观保护与重建理论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现场调查及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检索、研究分析,结和专家咨询及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炼景观内涵,运用景观自然及人文生态学原理,从自然、人文两方面遴选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指标,通过对风景名胜区景观组成要素的分析,从景观的美学价值、社会效应、景观质量三个方面系统的建立了完成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3个准则层,11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99个三级指标(共14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体系。论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指标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加权指数模型计算得出景观的价值分,变传统定性分析的方式为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于金佛山风景名胜区和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评价结果于实际基本吻合,效果较好。此体系及模型同样适用于我国其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价值评价,所得结论可供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保护等工作参考,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风景名胜区实例,从美学价值、社会效应、景观质量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地质灾害对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的影响。以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为实例,通过对其地质灾害暴发前后景观价值的分值对比计算,将地质灾害对景观价值的影响定量化。本文结合多个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对比,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景观保护与重建理论进行了探讨,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景观保护与重建的几种模式。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与景观保护和建设的有机结合,将灾害治理时产生的工程痕迹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与环境协调的生态治理,达到对景观的保护。
其他文献
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巢湖大部分湖区表现出中度及以上的富营养化水平,尤其是在夏季更为严重,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学实践证明,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创设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一、运用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挂图、简笔画、实物、多媒体课件等的运用,都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简笔画,既形象生动又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城市规划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三维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使得城市规划人员可以在一个三维虚拟的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规划城区进行全方位
泊松(Poisson,S-D,B.1781年~1840年)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过欧洲许多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在积分理论、微分方程、概率论、级数理论等方面都有过较大的贡献.   据说泊松在青年时代研究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某人有12品脱啤酒一瓶(品脱是英容量单位,1品脱= 0.568升 ),想从中倒出6品脱.   但是他没有6品脱的容器,只有一个8品脱的容器和一
杉木是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用材树种之一,长期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积好等特点。受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主产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