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置处理器作为CAM软件与数控机床间的桥梁,在高端数控机床和CNC控制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其通用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刀位文件,控制系统和机床结构特征等因素导致后置处理多样性,互换性差和开发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后置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情况如下:
(1)提高刀位文件的通用性:针对主流刀位文件内容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特点,对参数标准输入造成困难,通过对它的研究和归纳,从而确定主流刀位文件各主要事件中各参数的位置。
(2)提高后置算法的通用性:研究了不带RTCP功能工作台转动刀具摆动五轴机床的运动结构,根据此运动结构建立了该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得出此类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并对带RTCP功能的该类机床后置算法做了分析,得出后者后置算法更简洁。此外详细推导了带RTCP功能的特殊四轴机床(X,Z,B,C)后置算法。
(3)提高数控程序的质量:针对控制系统中模态指令的用法以及多轴机床同一刀姿有多种实现方式做了研究,从而建立数控程序优化思路。并对坐标系旋转和平面圆弧插补指令的功能和用法做了分析,引入了一种新的理念即空间圆弧插补,以此提高空间圆弧表面加工质量。
(4)经上述分析后,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来设计主流后置处理系统,并以VisualStudio2010作为开发工具,结合SQL2005数据库技术,用C#语言实现了主流后置处理系统。
最后,采用VERICUT7.0作为理论验证工具,通过FZ37虚拟机床切削仿真压缩机下壳体实例,证明了该主流后置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