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身处百越之地,少数民族族群数量丰富,故有“百越之地”的美称。时至今日,广西境内的部分山区还保留传统的文化习俗与信仰,他们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当地的舞蹈、服饰、建筑、生活等各个方面,呈现淳朴自然的民族异域风貌成为画者们争先表现的创作对象。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画者前往创作写生,产生了许多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画优秀作品,从一定角度呈现出广西地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面貌,同时对民族题材的创作也推动了广西人物画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表现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人物画多伴随以政治为目的的画作,且民族选材上多以当时已经形成鲜明民族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为主。新中国成立前的广西政治混乱,经济萧条,社会处在一片混沌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肃清剿匪,为广西人物画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以广西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人物画作品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对广西民族题材人物画进行分析。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发展以及现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采集,具体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相对应的全国社会背景。第二部分结合对广西人物画发展阶段特点分析蕴含在作品中的广西文化特点,重点阐述广西地域文化特征对广西人物画作品的影响,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讲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类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广西人物画题材可采集的创作资源,归纳总结得出广西区域内可采集资源特点并进行分类,使得第二部分创作类型特点清晰明了,对于大量的作品分析也能有一定的认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作为文章的重要章节,列举了数量丰富的相关作品,主要从内容分析与主题思想相互交错分析展示作品特色,围绕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展开说明,结合作品内容的文化背景立体展示作品的视觉效果。第三章通过讲述三种表现手法的发展背景与特点,结合第二部分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为实践创作提供指导方向。第四章也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为研究成果对笔者创作实践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对主题思想的感受,对表现技法的借鉴还有笔者自身的实践考察都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从初期学习人物画到后期的独立创作实践,都怀抱对广西民族风情的热爱与对当地民族传统的崇敬。笔者从中领悟并实践于自身的创作,希望能在广西民族人物画作品研究中越走越深,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语言体系,为更好表现广西民族风貌,推动民族题材人物画作品贡献自身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