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芒果采后炭疽病多数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Penz.&Sacc)引起,是全世界范围内芒果产区最主要的采后病害,尤其在湿度大的采收季节极易发生。炭疽病原菌在果实生长时便已潜伏在果实表面,在贮藏和后熟过程中逐渐感染致病,产生大量黑斑,严重影响芒果的感官品质和经济价值。使用化学杀菌剂是目前减少该病害采后损失最主要的方法,但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病原物开始对一些农药产生抗性,导致其防治效力逐步降低,必须不断地加大剂量以达到抑菌的效果。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日益增高,崇尚绿色、健康的食物已然成为大众的饮食习惯,而化学防治也已不再是有效地解决芒果炭疽病的方法。近年来,生物防治因对人体伤害少、较安全,且环保、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性而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利用酵母菌生产新型的生防菌剂对果蔬采后病害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研究发现的应用于芒果采后炭疽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种类较少,研究不够深入,应用性不够强。本文旨在筛选出新型高效的拮抗酵母菌株,丰富芒果炭疽病生防酵母菌的菌库资源;研究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浸泡处理对采后芒果贮藏期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本研究从海南不同品种芒果表皮及伤口、叶片及根际土壤中共分离了359株酵母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并结合活体筛选法复筛共得到4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生防酵母菌,其中效果最好的1株拮抗酵母菌T18,通过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ITS序列,被鉴定为尼泊尔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nepalensis)。尼泊尔德巴利酵母对芒果炭疽病表现出明显的抑病作用,在离体条件下抑菌圈直径可达到14.33mm,在活体条件下,病斑直径为1.58mm。(2)采用浓度为1*107CUF/mL的尼泊尔德巴利酵母(D.nepalensis)菌悬液即可有效抑制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其生防效果与接种浓度成正比,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随着拮抗菌浓度的不断升高而减少。考虑到经济及果实采后品质的因素,选择1*l08CFU/mL浓度为采后浸泡处理的最佳浓度。(3)拮抗菌D.nepalensis的浸泡时间直接影响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发病情况。浸泡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促进芒果果实炭疽病的发病。当浸泡时间为1h时,拮抗酵母菌D.nepalensis对炭疽病的抑制效果最好,发病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的75%。(4)28℃贮藏6天后,于病原菌前48h接种拮抗酵母菌的处理组芒果病斑直径为0.83mm,而在病原菌接种之后48h再接种拮抗酵母菌的处理组芒果,病斑直径为4.30mm。说明,酵母菌相对于病原菌的接种时间越提前,其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效果也就越好。(5)芒果采后经拮抗酵母菌D.nepalensis浸泡后,相比于对照果实,处理组芒果发病率降低,较好地维持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有效地减少了芒果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及其MDA值的积累,延迟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就两个贮藏温度比较而言,贮藏在25℃的芒果在后期能够更好地维持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和MD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