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M.普里什文(1873-1954)是20世纪俄国伟大的新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中主要研究的是有关人类日常生活、宗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通过放大生活的细节来展现描写的内容。普里什文的创作具有乌托邦性质,同时也是矛盾的。他是大自然的歌者,是自然万物的亲人朋友。普里什文把自己的哲学思想悄无声息的灌注到自己的创作、散文随笔和小说中,运用神话元素、时间与空间结构元素、韵律元素等来建构独特的世界图景。本文对普里什文创作中的整个世界图景进行梳理,旨在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其思想建构,让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的思想重新闪耀。普里什文是走“第三条道路”、拥有“第三种命运”的作家。秉持着自己的想法,走进自然,只为寻找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起源。世界图景在文学领域中是指一种世界视像、一种世界观。在普里什文建构的世界图景中,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仅是指一种诗学观,也是一种自然宇宙观。普里什文创作的世界图景中涉猎的问题都是二元对立、互相矛盾的,生与死、黑暗与光明等都是其思考的主题。这种世界图景的形成,与普里什文对古老宗教和神话传说的探寻是分不开的。普里什文在《鸟儿不惊的地方》、《跟随魔力面包》、《在无形之城的城墙下》这三部作品中对于俄罗斯古老宗教、民间文化和神话传说进行了细致真实的描写,体现出他要到大自然深处去寻找俄罗斯民族之根的思想以及作者的泛神论情结。最后,普里什文作品《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树的生活》和《人参》中关于四季、森林及水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体现了独特的生命观,普里什文创作特有的世界图景及其主要特征:整个宇宙都是一个循环的大系统,其中的生命周而复始犹如一个螺旋,不断循环往复,没有终点。万物的生命,包括人在内都遵循着统一的定律,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在延续着生命,证明着生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