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在众多职业中,教师却被列为是最易遭受工作倦怠的职业之一。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遭受工作倦怠困扰的教师会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精疲力竭,这些异常心理反过来又可能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健康和职业幸福感,并导致离职行为。因此,任何可能导致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都应该被广泛深入地探究。由于教师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与领导、同事、学生的人际互动,因此教学同时也是一项情绪实践活动。但教师作为高强度情绪劳动工作者,他们的情绪劳动却常常难以获得正确的理解和应有的尊重,我们往往只重视教师“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感受到什么”。已有研究证明,情绪劳动对工作倦怠有着非常强的预测力。有趣的是,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劳动是一把“双刃剑”:不恰当的情绪劳动很可能导致教师的情感耗竭,对教学工作丧失热情,但有效的情绪劳动却能降低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提升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因此,探究教师的情绪劳动可以为降低教师工作倦怠做出贡献。鉴于此,以往学者们开始纷纷关注教师情绪劳动与教师情感耗竭、工作投入、教师自我效能感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情绪劳动产生于人际互动过程当中,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已有研究扩展到了情绪劳动对互动对象的影响,但在教师的情绪劳动研究领域,较少有研究探讨教师情绪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结合学生变量,进一步扩展情绪劳动的研究框架,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会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有研究提示,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裂痕。鉴于此,本研究结合学生变量,主要探讨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教师工作倦怠和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在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期能够丰富教师情绪劳动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宽理论边界,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既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又能提升学生满意度,铸造良好师生关系,如此“两全其美”的情绪劳动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武汉四所中学的1 19名班主任教师以及所带班级的993名学生,进行配对样本调查以获取研究数据,并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采用Mplus7.4进行跨层数据分析。所得结果如下:(1)教师表现出了对情绪表达规则的高知觉以及情绪劳动的高水平状态。教师能够明确感知到外界对其进行情绪管理的要求和期望,并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强度的情绪劳动。(2)教师的表层扮演策略显著正向预测教师的工作倦怠;深层扮演策略显著负向预测教师的工作倦怠;尚未发现真实表达策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联系。(3)教师的表层扮演策略边缘显著负向预测师生关系品质;教师的深层扮演策略边缘显著正向预测师生关系品质;教师的真实表达策略显著正向预测师生关系品质。(4)教师的工作倦怠和学生感知到的情感支持在教师的表层、深层扮演策略与师生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具体来说,表层扮演策略和深层扮演策略会分别通过对工作倦怠的不同影响,正向或负向预测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并最终影响师生关系的品质。(5)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在教师的真实表达策略与师生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最后,针对本研究的不足,本文做出了反思与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可能做出展望,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以及会对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者有所帮助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