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非建设用地除了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物资,维育城乡生态环境,营造良好景观外,还是城市未来拓展的潜在空间,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城市规模的扩张,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非建设用地被侵蚀,数量大幅减少,功能异化,亟待对非建设用地进行系统性的控制、规划和管理。同时,由于非建设用地涉及林地、湖泊等多种类型,被规划、国土、林业等多部门管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非建设用地除了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物资,维育城乡生态环境,营造良好景观外,还是城市未来拓展的潜在空间,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城市规模的扩张,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非建设用地被侵蚀,数量大幅减少,功能异化,亟待对非建设用地进行系统性的控制、规划和管理。同时,由于非建设用地涉及林地、湖泊等多种类型,被规划、国土、林业等多部门管理,各个部门编制的规划时常会出现冲突,非建设用地规划也存在现实困难。文章对国内外非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动态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当前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较为粗略,与城市发展相脱离,缺乏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各城市正在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整合形成空间规划一张图,这为非建设用地规划提供了空间基础。应借助这一契机,对非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转变规划思路,“控用结合”,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把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总规阶段细化非建设用地分类和管控措施,真正把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落实在空间上。文章以重庆市蔡家组团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蔡家组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南部,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拥有嘉陵江、中梁山等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了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廊道,优化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对蔡家组团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和控制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有力支蔡家组团未来的开发建设。一是明确规划目的和规划原则。以生态优先、功能布局适度混合、城乡统筹发展为规划原则。充分分析非建设用地的限制性要素,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对规划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进行严格控制和保护,对非建设用地分类进行细化,规划多种可兼容的功能及设施,实现土地功能复合利用,将非建设用地融入城市发展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区域,以综合的规划观解析非建设用地在区域生态并注重多尺度协调,从区域、城市、组团等各个尺度入手,在各个层次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与城市有机结合,建立控制规划体系。对蔡家组团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选取工程地质条件、生态敏感度、城市建设条件和政策导向这四个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生态敏感度评价值的大小,划分为生态敏感性低地区、生态敏感性一般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生态敏感性高地区、绝对生态敏感地区,生态敏感性高地区、绝对生态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滨江区域,西部沿山区域分布有少量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地区,其余大部分区域为生态敏感性低和生态敏感性一般地区。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景观安全格局。首先是理水循山,构建蔡家组团山水格局,根据《重庆市北碚区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运用Strahler水文模型对蔡家组团范围内的水系进行分级,划分为三级河网系统;基于水系进行山体维育格局构建,形成“西侧一槽谷,中部三丘陵,腹心一台地,滨江一坡地和七崖线的山体格局。然后蓝绿交织,构建蔡家组团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恢复植被、涵养水土、塑造景观为规划目标,以西部天然屏障中梁山为屏,4条上山的廊道作为绿廊迎山,选取“云台观、宝山、皇唐庙-杨家庙和观音岩”四条崖线打造丘崖景观。引水入城,强化生态廊道连接,形成“虎跳溪-汪家滩、马河溪和三溪口”水城相拥的3大生态绿楔。三是控用结合,细化蔡家组团非建设用地分类,分为区域生态保护用地、嘉陵江及其它水体保护用地、农业生产用地、休闲旅游用地、安全防护用地、城市发展备选用地六大类,前五大类为永久性非建设用地,生态敏感度较高,禁止一切集中的开发建设活动;城市发展备选用地为时效性非建设用地,可结合城市发展,在未来转换为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利用。再对各类用地细分用地小类,进行功能布局,规划兼容性活动和设施。四是分区分片规划,细化管控措施。对北侧临研发办公板块、东侧临自贸区板块、南侧临居住板块、西部沿山用地板块和滨江生态保护板块五大板块进行具体分析,对生态敏感区域进行严格管控,因地制宜布局复合功能,对非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最后文章对蔡家组团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特征和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非建设用地与城市是一个整体,两者不可分割,应该从被动保护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对其保护性利用。通过构建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并重的控制规划体系、规划管理体系和规划实施体系,实现非建设用地与城市结构的有机融合,编制非建设用地控规图则在空间上对其进行管控,建立统一的组织架构,完善规划评估体制,推进非建设用地管理实施。
其他文献
强关联的量子多体系统中有着丰富复杂的物理现象,如高温超导、巨磁电阻等效应,对未来科技有重要意义,吸引着大量物理学家探索其中,但其在理论理解和实验验证上都是个重大挑战。超冷费米气体作为一种实验室可制备的多体强关联体系,在研究量子多体现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的超冷原子原位成像技术为超冷原子气体实验提供了更加精确直观的调控手段,可以对原子气体进行单格点探测和操控,使得直接观测原子气体空间结构和磁
随着第一张黑洞照片的问世,对黑洞阴影的相关理论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在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下,对于史瓦西黑洞,Synge首先计算了阴影的角半径,而后,Bardeen又第一个理论分析了旋转黑洞阴影的相关特征。但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一个简单假设:光线沿类光测地线传播,并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Perlick等人将这一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考虑等离子体的折射效应,解析计算了在不考虑等离子体内部压强的条件下
窄线宽非经典关联光子对以其独特的性质在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光子上加载的纠缠态可选择的自由度有多种,其中包括偏振、轨道角动量、时间-频率等。在本文中,我们利用二维磁光阱冷原子系统作为制备窄线宽光子对的实验系统,通过内嵌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关联光子对,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光子。其中我们以光子对中的斯托克斯光子作为触发信号,利用平衡零拍探测对产生的反斯托克斯光子的量子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图像边缘提取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如何进行快速实时提取图像边缘已经成为边缘提取算法发展的一个瓶颈。量子计算具有存储性能好、并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使得量子图像识别在图像处理问题上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本文将针对图像边缘提取问题,利用量子信息理论,研究量子图像边缘提取算法,并分析其抗噪特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在进行量子计算时
近年来,微磁学模拟成为了探究磁性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磁性材料的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上,以及探究材料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调制型纳米线在信息存储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以及磁偶极相互作用对于磁性材料实际应用的影响,本文利用OOMMF微磁学软件对于调制型纳米线以及钴基非晶丝阵列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于具有一个调制结构和两个调制结构的纳米线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纳米
我国是牛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肉牛不足的问题突出。牦牛、犏牛和奶公牛可以作为牛源补充,但是其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等差异还未有研究。因此本研究结合体内外试验,考察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藏黄牛×麦洼牦牛)瘤胃发酵特性、甲烷(CH4)产量及瘤胃细菌和产甲烷菌组成差异,为不同品种(系)肉用牛科学饲养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一,不同品种(系)肉用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产CH4的差异试验选用健
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回归乡野成为人们的内心归宿。田园综合体应社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本文选取了成都市“幸福田园”田园综合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田园综合体的相关资料、实地调研、专家意见调查等方法选取并确定了评价因子,依照定量的评价方法,参考景观美感评价的相关理论,建立了田园综合体景观美感评价体系。进一步通过专家意见法确定田园综合体景观美感评价指标权重,最后将构建好的景观美
高次谐波是强场领域的重要课题,是重要的极深紫外光源,是探测原子分子动力学以及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重要工具。本论文研究了氧气分子的高次谐波谱,将计算原子高次谐波的Lewenstein理论,推广到计算分子的高次谐波,采用强场近似,解薛定谔方程,获得偶极矩,进而获得与之平方成正比的高次谐波的强度。在获得偶极矩的对动量的积分运算中,采用了鞍点方法,根据不同的鞍点,将偶极矩分成了四项,对应经典的高次谐波产生的
由于铁磁(FM)与反铁磁(AF)存在交换偏置效应,FM/AF的界面交换耦合作用会使FM层中产生单向磁各向异性并诱导一个共线的单轴磁各向异性,这两种各向异性与磁晶各向异性叠加,决定了FM层的磁化翻转过程。FM与FM界面间存在交换弹簧作用,而交换弹簧作用对异质结构磁化翻转的研究还不多。因此,为了更好地将FM/AF与FM/FM异质结构应用到磁性器件,需要研究异质结的磁化翻转过程与磁化机制。多晶结构的Co
分子激发态动力学的研究是人们从分子层次了解和探究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其中,包括了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窜越以及电荷转移,质子转移等。这些过程不管是在生物领域还是在材料化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如生物DNA的光损伤、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移,材料领域的光催化以及化学领域的发光现象等等。人们想要深入地研究这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过程,需要进一步了解杂原子的加入对分子性能的影响以及掌握分子体系的激发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