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以‘哲引3号杨’(Populus pseudo-simonii×P. nigra ’Zheyin3#’)为母本,‘北京杨’(P.×beijingensis)为父本,在通过杂交获得‘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种种子的基础上,建立起含有200个基因型的杂种全同胞家系的组织培养体系;进而开展了多基因型青杨杂种叶片离体再生研究,首次探讨了基因型、基因型×培养基互作效应对青杨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并依托建立的多基因型青杨杂种叶片离体再生技术,展开了秋水仙碱诱导青杨离体叶片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多基因型叶片不定芽诱导再生技术体系,为后续的离体叶片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打下了基础。首先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7种培养基对‘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全同胞家系内5个基因型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初步筛选出适合5个基因型青杨杂种叶片离体再生的培养基(Fs) MS+6-BA0.4mg·L-1+NAA0.05mg·L-1.在此培养基上,叶片培养10d左右切口处形成突起,20d时形成完整的不定芽,分化率达到59.3%。进一步以‘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全同胞家系内30个基因型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培养基、基因型及基因型×培养基互作效应对青杨杂种叶片分化的影响,证明培养基、基因型、基因型×培养基互作效应对青杨杂种叶片分化的影响极显著,其中,Fs培养基上叶片再生的效率最高,30个基因型的平均分化率达71.4%,平均增殖系数8.3;基因型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差异显著,叶片分化效率最高的基因型在三种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为77.8%,平均增殖系数为6.7;分化效率最低的基因型的平均分化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15.6%和0.7;基因型×培养基互作效应显著,不同基因型适应的培养基有所差异;有9种基因型适合在(Fd) MS+6-BA0.2mg·L-1+NAA0.02mg·L-1培养基上进行叶片分化,17种基因型适合在Fs培养基上分化。2.采用秋水仙碱溶液浸泡法对‘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种35个基因型离体叶片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成功获得了分属于7个基因型的四倍体16株。首先采用‘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全同胞家系内5个基因型,探讨了预培养时间、秋水仙碱浓度对诱导‘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种离体叶片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影响,获得四倍体4株,其中秋水仙碱浓度对外植体的存活率、分化率及诱导率有显著的影响;预培养的时间与外植体的存活率、分化率无关,但对于诱导率有一定影响;预培养5d,秋水仙碱处理浓度30mg·L-1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8.1%。继代5次后进行倍性检测,其倍性水平仍保持稳定。进一步采用20个基因型‘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全同胞家系研究了基因型对杨树离体叶片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影响,获得了5个基因型的12株四倍体,以及2株混倍体;不同基因型离体染色体加倍发生的频率不同,其中‘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全同胞家系的基因型9诱导率最高,达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