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公认的当代美国本土作家中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她的主要作品有北达科他系列小说:《爱药》(1984)、《甜菜女王》(1986)、《痕迹》(1988)和《宾戈厅》(1994)以及小说《燃情故事集》(1996)、《羚羊妻》(1998)、《小无马地奇迹的最后报道》(2001)和《屠宰大师的歌唱俱乐部》(2003)。其处女作小说《爱药》曾获得1984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和《洛杉矶时报》评选的1985年度最佳小说奖,作品主要描述了居住在齐佩瓦人保留地的几代印第安人幸存者们的家庭生活,描述了在美国现代社会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与白人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状下,不同个体为了探求身份定位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身份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印第安人,面对白人社会主流文化的侵蚀,印第安人该何去何从?本文试以霍米巴巴的杂糅理论为框架,通过剖析小说《爱药》中主人公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寻,揭示作者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第三空间”的构想,从而挖掘小说作者路易斯·厄德里克对白人社会所采取的内部殖民策略的谴责,及其颠覆白人社会民族同化和文化灭绝政策的创作宗旨。本文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路易斯·厄德里克及其作品以及国内外文坛的相关评述,并简述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及论文的主体框架结构;主体部分由第二章到第四章组成,这三章分别从性别身份、宗教身份及种族身份的角度分析了作品主人公对自身身份的追寻;其中:第二章主要从性别身份的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们在白人文化侵蚀下,在印第安传统文化中男女之间平等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女性身份危机,以及她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寻求新的性别定义及文化身份。第三章主要从宗教身份的角度,讨论了在基督教与印第安传统民俗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中,小说主人公如何寻求民族宗教文化自身的价值,并谋求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第四章主要从种族身份的角度,揭示在西方”二元中心”论及种族歧视政策下,美国印第安少数族裔的艰难处境,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种族之间如何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最后,第五章结论部分指出作者厄德里克在小说中所蕴含的”第三空间”的构想,即本土文化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后殖民问题,接受杂糅性,不可一味排斥外来元素的介入。因为封闭自我并不能拯救没落的民族文化,惟有取人之精华为我所用,方能应对各种冲击和变化,这也是本论文讨论的意义之所在:即美国本土印第安作家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文化身份追寻过程的塑造和探讨,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其他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点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