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资产作为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资产呈现发展快、规模大、运营效益较高的趋势,农村集体资产的占有和使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中,对于变化中的集体资产的评估问题不容忽视。集体资产评估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开创的一项社会公正性的工作,是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闸门”。如何做好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的评估工作,是今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优化资产管理的需要。中国的资产评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兴起的。它首先是从维护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起步的,但是随着中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发展,资产评估业也逐渐突破国有经济的局限,开始重视其他经济性质企业的兼并、收购等业务,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正是应社会经济运行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我国农村集体资产评估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农村集体资产中的农用地评估方法作为论文着力点,深入分析现有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从农用地自身特点出发对有关评估要素的估算结果进行修正,提出有利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评估思路。 本文以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经济学中的成本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以及预期理论,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本文的分析数据包括从某评估机构和吉林省农经总站得到的一手资料,以及通过期刊文献和网络等媒介获取的二手资料两部分,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比较方法。将我国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情况与我国国有资产评估进行横向比较,从资产结构、数量、政府重视度、发展背景等角度分析入手,对我国农村集体资产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总体分析,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问题、评估行业独立性方面、评估机构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对我国农村集体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农用地评估方法的实证研究是本文的又一重要内容。研究选择了曾作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评估的某评估机构的实际业务资料为方法分析依据,阐述了目前针对农用地现有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克服局限性的思路。文中通过对农用地非政策地价和政策性地价评估方法分析,以成本逼近法和收益还原法为主,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集体资产评估问题研究提出对于成本法要对其进行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的修正以使其体现农用地的真实价格;对收益法中农民劳动日工资的测算及农用地收益还原率的选择要有新思路,比较没修正前的实例说明修正后的价格更贴近实际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在政策性地价评佑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的出路问题,对优势农用地的优势部分补偿要体现在具体的政策中,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对原有佑价公式进行要素修正,并以某评枯实例为证,说明这样的修正更充分考虑农民的权益更有利于保护农民。文中进一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用土评佑的总体思路,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参考。 最后,提出了我国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评佑的对策与建议。针对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问题、评佑行业独立性方面、评佑机构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农村集体资产评枯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资产评佑理论体系的构建、提高对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的认识、规范评估程序、确保资产评估机构与人员的独立性、重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和加强评估机构的建设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