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我国政府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标志着建立“服务型政府”将是今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选择。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行为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税务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逐步建立起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研究服务型政府构建背景下的我国税收征管模式优化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和最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及中外关于税收征管研究的最新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并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优化税收征管模式的主要对策。本文涵括三个主体部分。第一个主体部分,阐释了税收征管模式的内涵,对服务型政府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服务型政府构建对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变革的客观要求。第二个主体部分,剖析了现阶段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机构设置不合理、税源监控乏力、税收征管目标缺乏准确定位、纳税人权利意识淡薄、税收执法监督不完善。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即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征管模式设计缺乏系统思维,没能建立起有效的税收征管制度体系;信息化建设水平低,没能对税收征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第三个主体部分,阐述了优化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对策,即以服务为理念,实现角色转换;以纳税人为导向,优化税务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加强税源监控为重点,优化税收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税收遵从为目标,建立有效的纳税激励机制;以培育纳税人公益组织为纽带,构建新型征纳关系;以强化权利监督为基础,完善税收执法监督。论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一是对税务机关与纳税人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构建互动合作的税收征纳伙伴关系的构想;二是提出了以纳税人为导向的税务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建议;三是提出了建立以提高纳税遵从为目标的税收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