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党员个人党性的养成,注重对党组织进行党性教育。新时期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性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新的发展。系统总结十六大以来我党党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可以肯定前一阶段已取得的良好成绩,还可在此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党性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解决对策,推动党性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追溯党性教育的理论渊源开始,全面论述建党后至十六大前我党党性教育的历史演进。同时重点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性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育实践。在阐述了党性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后,笔者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党的执政理念、党的作风几个方面概括了十六大以来党性教育的理论内容。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我党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主要包括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笔者从十六大以来党性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两方面入手,这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笔者在列举现象、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党性教育的意义和经验启示。
其他文献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紧要的位置,使中国特色
摘要:本文将从阐释学角度出发着力于解释艺术创作的结构型构建以及创作过程来论述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功能。本文第一章介绍哲学阐释学的渊源,第二章从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来将艺术品加以阐释,第三章则从艺术品为我们提供的信息、艺术品对于艺术家的意义,以及艺术品的消遣性来阐释艺术创作的意义所在。  关键字:阐释学;创作过程;社会意义  一、阐释学渊源  阐释学又名解释学,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作为一个
西南地区作为一个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以山地为主、地形结构十分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经济相对发达,地处祖国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本地区人文环境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