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大地震,给灾区的民间美术遗产以及教育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摧毁了大量的灾区学校,更是破坏了灾区的教育结构。经过国家的大力重建,灾区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前进了几十年,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意识也进步了很多,但是要真正地促进灾区各方面(主要包括:优秀民间美术遗产的保护、教育重建)跨越式发展,还必须以提高全民族的意识水平为出发点。
正是基于此,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走访调研,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从灾区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保护情况、学校对美术教育各方面设施材料的完善情况、以及民间美术遗产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情况三方面着手。民间美术遗产的保护情况主要是从建筑艺术、传统手工艺术、释比经典图经三个方面展开,在建筑方面主要考察碉楼、索桥、溜索等比较富有羌族传统特色的建筑艺术;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是从羌族服饰及纹样、银器工艺、木制工艺、编织工艺、皮革工艺等五个方面进行,在此特别强调这些艺术品灾前灾后状况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描述,来得出这些传统手工艺术品的发展创新道路;在释比经典图经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该地区的释比传承人趋于老龄化,真正即会羌语又会汉语的传承人已经快濒临灭绝,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高度的重视。学校美术教育灾后重建情况主要是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展开,三个方面中师资的重建对于美术教育重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师资队伍变大、变强,才能够在其他两个方面有所提升。
通过这样调查笔者发现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上趋于规范化,民族保护意识、理念基本成型,同时管理阶层在投入到民族优秀遗产的保护成本成上升状态,但在学校的美术教育硬件设施中有些部分还存在设计规划不合理、使用力度不够大的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美育教育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灾后学校美术教育重建的实际情况和民间美术遗产的保护情况加以调查分析,提出了如何保护民间美术遗产以及创新学校美术教育的措施;将保护与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学生以及全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力量的的作用来加强民族优秀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